-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气体 1、 固+固,加热 2、 固+液(液+液),加热 实验时要注意: ①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再加热。 ②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3、 固 + 液 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 气体的收集装置: 1、 判断原则 2、 装置的分类 3、气体的净化装置 3.1 总原则 3.2 除杂装置 干燥装置: 3、气体的净化装置 干燥剂的选择: 4、尾气处理装置 三、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 2.化学实验设计时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方便操作。 (4)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节省药品、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3.实验设计的步骤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其他物件,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仪器选用及连接顺序 5.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6.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 (1)药品和装置是部分或刚好给出还是有剩余 若药品和装置只部分给出,则应需要作必要的补充,若有剩余,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 (2)题目条件有无特殊要求 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作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 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但容易被忽略。 (4)药品的规格 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这类问题学生最难答准确,如有些药品的准确描述为: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等。此外也应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 (5)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 考纲要求能够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可用“示意装置图”表示。 (6)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①冷凝回流的问题。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中设计冷凝回流装置或在发生装置中安装长玻璃导管等。 ②冷却问题。有的实验为防止气体冷凝不充分而受损失,需要用冷凝管,可以用冷水或冰水冷凝气体(物质蒸气),使物质蒸气冷凝为液态便于收集。 ③防止倒吸问题。实验过程用到加热操作的,要防倒吸;气体易溶于水的要防倒吸。 ④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支小试管等。 5、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完全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任何实验方案都必须科学可行。因此,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论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评价时,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 A、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B、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 * 第3节 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常见气体的制备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 掌握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