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理科)必修2水平测试复习提纲人教版.docVIP

高二地理(理科)必修2水平测试复习提纲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地理(理科)必修2水平测试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二地理 理科 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 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决定因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目前增长速度趋缓。 4、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 5、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原始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传统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现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课本P5图1.6) 6、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中国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的含义: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并达到一年以上。 2、人口迁移的分类: ①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和二战后);②国内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 3、美国人口流动:从东北部(冰冻地带)流向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和婚姻等; 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定义与区别 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最主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3、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保障措施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 团块状——多见于平原地区;条带状——多见于河谷地区;组团状——多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区。 2、城市功能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中集中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化为中高级和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CBD 工业区——多呈片状分布于城市外缘和主要交通线旁(如铁路、公路、河流); 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课本P23图2.7) 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和分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城市等级与其数目和距离的关系 三、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1、城市化发展的推力和动力 2、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世界城市化的进程:“S”形曲线(课本P33图2.19)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各处的阶段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和不利 6、如何建设发展生态城市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以下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东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B、河西走廊的棉粮、南疆绿洲区的农业——水源;C、东南丘陵的荼树——土壤;D、南方甘蔗、北方甜菜——热量;E、海南一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热量;F、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地形;G、郊区农业——市场;H、荷兰的鲜花远销世界各地——交通、保鲜冷藏技术; 3、农业地域的形成(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带) 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主要作物、形成的区位条件、特点) 2、商品谷物农业(分布、主要作物、区位条件、特点) 三、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特点、分布、潘帕斯草原为例) 2、乳畜业(概念、生产对象、产品、分布、西欧为例)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的区位选择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投入与产出(课本P58图4.1) 2、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课本P58图4.2) 3、五种导向型工业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水产品加工厂、制糖厂、水果罐头厂 宜接近原料产地 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钢铁工业、炼铝工业、化学工业 宜接近火电站或水电站 市场导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 宜接近消费市场 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玩具、鞋帽 宜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技术要求高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电子工业 宜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