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光学课第一次习题课
第一次习题课——几何光学廖庆2014/10/9第一节 惠更斯原理 光扰动同时到达的空间曲面称为波面或波前,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成一个新的扰动中心,称为子波源或次波源。 次波源向四周发出次波(secondary wavelet)。 下一时刻的波前是这些大量次波面的公切面,或称为包络面; 次波中心与其次波面上的那个切点的连线方向给出了该处光传播方向。(t+?t)(t)精华:次波源的概念。第二节 费马原理费马原理:光线沿光程为平稳值(极值)的路径而传播。极小值 ? 常见情况 常数 ? 成像系统的物像关系极大值 ? 个别现象(1)平稳值的含义:共轴球面光具组傍轴成像公式薄透镜成像公式理想光具组成像公式光程为常数(2)费马原理的使用限度: 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的理论基础, 几何光学使用限度也是费马原理的使用限度。第三节 成像第四节 共轴球面光具组傍轴成像(1)物像距公式:(2)高斯公式:(3)横向放大率:(4)逐次成像:Q第五节 薄透镜成像QQ(1)高斯公式:(2)磨镜者公式:xss(3)薄透镜成像的牛顿公式(4)薄透镜横向放大率公式:对于物方和像方折射率相等:QQFFxff Q第六节 理想光具组理论QQ(1)焦点和焦面 与无穷远像平面共轭的平面为物方焦面,其轴上点是为物方焦点 ; 与无穷远物平面共轭的平面为像方焦面,其轴上点是为像方焦点;(2)主点和主面横向放大率等于1的一对共轭面,叫做主面。属于物方的叫做物方主面,其轴上点是为物方主点。属于像方的叫做像方主面,其轴上点是为像方主点。(3)共轭光线入射光线和经过透镜转化成出射光线称为共轭光线。u(4)节点光轴上角放大率等于1的共轭点u’FH’HNN’F’物方节点N ,像方节点N’ 穿过该节点的共轭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张角或孔径角相等: u=u’(5)光具组物象公式:高斯公式:牛顿公式:(6)多个透镜组成的光具组物象公式:参考点:联合透镜的位置物方焦距像方焦距:光具组的主面距H和H的位置:参考点:前后透镜组的前后位置(7)理想光具组的联合H 1 H 2H 2H 1HHndn’nFFF2F2F1F1d联合光具组的焦距(参考点:联合光具组的主点):联合光具组的主面距H1和H2’的位置(参考点:前后光具组的前后主点):作图法描述物象关系的几个准则:1.通过光心(节点)的光线,经透镜(组)方向不变。2.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经透镜(组)后通过像方焦点。3.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组)后平行于光轴。4.平行光线(不平行于光轴),经透镜(组)后汇聚在像方焦平面上某点;从焦平面上的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组)后互相平行。作业题目选讲:C1. 画出下图中虚物经薄凸透镜和实物经薄凹透镜所成的像。 C2. 用作图法画出图中光线1的共轭线;在图上标出光具组节点N、N’的位置。NN’C3. 已知1-1’是一对共轭光线,画出光线2的共轭线。补充补1. 已知A是光轴上点,画出A通过光学系统后的像点A’充分利用焦平面上点!!补2. 已知A是光轴上点,画出A通过光学系统两个光组后的像点30cmC4. 已知两个薄透镜相距d=40cm,焦距分别为f1=+20cm, f2=-40cm, 试求联合系统的焦点、主点的位置;示意标出单个透镜和联合系统的焦点、主点位置;如果物位于第一个透镜前30cm ,用联合系统的牛顿公式和逐次成像的高斯公式分别计算像的位置和横向放大率,并用描绘光路的方法给出经过联合系统后像的位置。d=40cmf2=-40cmf1=+20cm(1)其中30cmHH’d=40cmf2=-40cmf1=+20cmL2L1(2)高斯公式逐级成像:(3)横向放大率:C5. 一双200度的近视眼,其远点在什么位置?矫正时应佩戴何种眼镜?焦距多大?如镜片的折射率为1.5,第一面的半径是第二面半径的4倍,求眼镜片两个表面的半径。(1)眼镜的度数和光焦度的关系:(P的单位为D)屈光度:近视是因为焦距太短,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因此矫正的办法就是带一个凹透镜,使得入射光有个发散角。(2)根据磨镜公式(Lensmaker’s Formula):光学筒长??C6. 有一显微镜系统,物镜的放大率为VO=-40, 目镜的倍率为ME=10(假设均为薄透镜),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物体的位置、光学筒长、物镜与目镜的间隔、系统的等效焦距和总倍率。 FeFoFo物像共轭距-?’(1)目镜焦距:(2)物镜焦距及物位置:(3)光学筒长:(4)物镜目镜间隔:首先计算物距离目镜位置:物镜目镜间隔:(5)等效焦距:首先计算(6)总倍率:C7. 六倍的开普勒望远镜,如图所示,物镜的焦距fo=200mm,目镜由两个透镜L1和L2组成,fL1=fL2 =40mm,试计算:(1) 透镜L1和L2的距离d;(2) 中间像离开透镜L1的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必修二复习提纲地理.doc
- 高二整学年生物各章个节精品教案3.1.doc
- 高一必修二期末试题.doc
- 终端维修项目技术协议.doc
- 高一必修二选择题集锦100题.doc
- 高二整学年生物各章个节精品教案6.1.2.doc
- 高一提高四.doc
- 高一政治(政治生活).doc
- 高二整学年生物各章个节精品教案6.4.1.doc
- 高二文(选修1—2)复数单元检测题.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