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精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押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押韵是指一对词语中从最后一个发音的元音到词尾的语音结构均相同的现象。现有押韵加工主要分为押韵识别与押韵产生两个研究领域, 两者的认知加工过程相似, 包括字形编码、形音转换、语音表征与语音分段等阶段。从语音加工与字形加工两方面对押韵过程的神经基础进行探讨, 发现左半球颞上回与额下回分别负责语音表征与语音分段, 左半球梭状回参与着字形编码, 而有效的形音转换依赖于左半球顶下小叶与额下回组成的神经网络。今后应进一步整合不同研究方法与任务下的研究结果, 并对押韵产生加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押韵; 押韵识别; 押韵产生; 脑 (资料来源:Krach Hartje, 2006) 3 押韵的语音加工 与语义加工及字形加工相比, 押韵加工需要对刺激信息进行更多的语音表征与编码, 研究者普遍认为对语音加工具有更大的依赖性是押韵过程较其他两种语言加工过程的显著特点。Seghier等(2004)使用 fMRI技术, 考察了 30名母语为法语的成年被试完成视觉押韵判断任务与语义分类任务的脑区激活情况。结果发现, 两任务都广泛的激活了左半球额下部与额中部、以及颞叶区域与顶枕脑区, 其中激活程度最高的脑区分别为左半球额下回、颞上回与中央前回。但相比语义分类任务, 押韵判断任务更显著的激活了左半球颞顶脑区。并且, 尽管两者所激活的颞上回区域有较大重叠, 但押韵加工任务在后部颞上回的激活程度更高。已有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 左半球颞上回对语义及词汇信息并不敏感, 只与语音表征及编码有关(Binder et al., 2000)。而左半球颞上回的后部一般被称为威尔尼克区, 是专门负责语音编码的脑区, 它存储着词语的语音信息, 通过对语音输入进行编码, 将语音信息转入上一级语言加工。听觉押韵任务主要在听觉单通道内实现, 始终伴随着语音加工。在大量听觉押韵研究中, 均发现了左半球颞上回的显著激活 (Booth et al.,2003; Cone et al., 2008; Rudner, R?nnberg, Hugdahl, 2005)。 Booth 等人(2003)研究比较了押韵任务与拼写任务的神经基础, 在听觉押韵任务实验中, 研究者采用了传统押韵判断任务的变式:每个试次相继呈现给被试 3 个词语, 要求被试判断最后呈现的目标词是否与前两个词语中的一个押韵, 如 hope-cold-soap。其中一半试次的目标词与前两词语押韵, 另一半则不押韵。 并且, 在一半正确反应的试次中, 目标词与第一个呈现的词语相匹配, 而另一半与第二个呈现的词语相匹配。结果发现, 该听觉押韵判断任务显著的激活了两半球的颞上回区域, 并且左半球颞上回的激活与行为反应中更高的准确率及更快的反应时呈正相关。相比听觉押韵任务, 尽管视觉押韵任务的初始刺激为视觉字形信息, 但也需要经过转换而提取出语音信息作为后续加工的基础, 这一过程也需要对刺激的语音表征及编码。而研究发现, 在视觉押韵产生过程中, 左半球颞下回也存在显著的激活(Kircher et al., 2011)。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左半球颞上回区域是押韵加中语音表征与编码的神经基础。 押韵加工过程包含一般的语音加工, 但又与普通语音加工存在着区别, 即需要对刺激的语音结构进行分解, 将其分割为韵首、韵核与韵尾 3个部分, 从而对韵核与韵尾组成的语音结构进行押韵判断或进一步产生押韵新词。在押韵过程中,将听觉语音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构音形式需要将各个辅音与元音分开。研究者在对语音及音高判断 的偏侧化效应研究中发现, 被试在进行音高辨别实验过程中, 由于两个相比较单词结尾辅音前的元音不同, 被试为了完成实验任务, 需要将此元音与结尾辅音进行分割, 结果显示, 在此任务中,左半球额下回有显著的激活 (Zatorre, Evans,Meyer, Gjedde, 1992), 而不包括这一语音分段过程的类似实验则没有发现左半球额下回的激活(Burton, Small, Blumstein, 2000)。因此, 研究者认为左半球额下回的激活可能正反映了对音节输入的分段编码。语音分段是是押韵加工的关键性环节, 可以说没有正确的语音分段就无法进行最终的押韵识别与产生。Pugh 等(1996)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 研究了 38 名被试完成假词押韵判断任务的神经机制。研究者使用减法实验设计试图找到押韵判断过程的关键脑区。实验中, 需要被试判断两对无意义的假词是否押韵, 这一任务包括了对视觉空间、字形与语音等信息的加工。控制任务为判断两对辅音字母串大小写是否一致, 这一任务包括视觉空间与字形信息的加工。因此,两任务相减所剩下的脑区激活所反映的就应该是押韵特异性语音加工过程。结果发现, 押韵判断任务与字母大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