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专题2013学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各群不育系的特征 1、T群不育系 来自于美国Texas地方品种Mexican June(1945年)的T型不育系是其代表,该群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极其稳定,花药完全干瘪不外露,花粉败育较彻底,对玉米小班病菌T小种高度专化感染,属孢子体雄性不育。 * 2、S群不育系 最早来源于美国(1937年),又称USDA型。该群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不彻底,以至花药裂开时,还有少数正常可育的花粉,育性反应受环境影响大。一般在温暖而干燥的地区,不育性表现稳定,在冷冻湿润或日照较短的地区,不育性表现不稳定。S群不育系对玉米小班病菌T小种不专化感染。属配子体雄性不育。 * 3、C群不育系 来自于巴西的地方品种Charrua的是C型不育系的代表。该群不育系雄穗生长正常,但花药不开裂,也不外露,属稳定的不育群,对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具有较强的抗性,属袍子体雄性不育。是目前玉米育种和生产上应用的主要类群。 * 2-2、三组不育类型的特点 T-cms:高度不育,育性恢复受Rf1和Rf2两对基因控制,对玉米小斑病T小种专化感染。 病斑反应 病斑长度 C103 T-cms S 5.8 cm C103 N R 1.1cm T毒素对玉米胚根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970年,美国玉米带75-80%是T-cms的杂交种,小斑病T小种的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S-cms:包括100多种不育细胞质,最大的一组,S,M,双型、塘徐型等,败育时期晚,不育性有时受环境影响,对小斑病T小种高抗,育性恢复受一对基因—Rf3控制。 C-cms:目前有6种类型,C,El,RB等,花粉败育彻底,败育时间早,育性恢复受Rf4、 Rf5两对基因控制,抗小斑病T小种。 * 2-3、玉米雄性不育的分组方法 — 恢复专效性的分组 恢复系A Rf1/Rf1,Rf2/Rf2 T组恢复 恢复系B Rf3/Rf3 S组恢复 恢复系C Rf4/Rf4 C组恢复 恢复系D Rf5/Rf5 C组恢复 —小斑病T小种的接种反应 高感: T-cms 抗病: S-cms;C-cms * 3、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3-1、细胞学基础 玉米花粉发育过程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四分体 幼龄小孢子 单核小孢子 二核小孢子 成熟花粉 T型 C型 S型 * 3-2、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 细胞质雄性不育表现母本遗传,不育基因的载体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DNA,因为只有线粒体或叶绿体才有自主性的DNA。 目前的证据,线粒体DNA可能是不育基因的载体。 * — 线粒体DNA水平: 提取玉米线粒体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线粒体DNA,用线粒体基因的片段作探针,发现了N、S、C、T四种细胞质的差别,说明不育基因在线粒体DNA上。 * 4、恢复基因的遗传 由于育性的反应受到质——核互作的控制,显性基因Rf可以克服细胞质的不育性,因此,育性的恢复事实上是在不育胞质条件下的核遗传。 S组不育属于配子体不育。 T组和C组属于胞子体不育。 * 配子体不育 S组: S-cms (rf3/rf3)x N(Rf3/Rf3) F1 S-cms (Rf3/rf3) 50%花粉败育 雌配子雄配子 Rf3 rf3(败育) Rf3 Rf3/Rf3 rf3 Rf3/rf3 * 胞子体不育 C组: C-cms (rf4/rf4)x N(Rf4/Rf4) F1 C-cms (Rf4/rf4) 雌配子雄配子 Rf4 rf4 Rf4 Rf4/Rf4 Rf4/rf4 rf4 Rf4/rf4 rf4/rf4 F2 3可育:1不育 * 5、育种方法 5-1、获得不育系的途径 ——回交转育 以一个不育系为非轮回亲本,一个优良自交系为轮回亲本,经过多代回交可育成新的不育系。 ——辐射处理 双型不育系,双26自交系,Co60处理,M3发现不育单株,用同穗行的可育单株授粉保持,最后,获得双型不育系。 * 玉米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选育技术 (一)选育不育系的方法 1、回交转育:不育系回交转育的2个步骤 测交:选具有理想特性的品种作父本分别与已有不育系(材料)杂交,测定对不育性的保持能力。 回交:杂种育性保持能力强的父本成对回交,并按不育系的要求连续回交加快稳定进程。 2、从自然群体中筛选 3、人工诱变选择 4、远缘杂交 * ——远缘杂交 多年生大刍草 x 玉米 不育株 x W23 EP-cms W23 * (二)选育恢复系的方法 (1)测交筛选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