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学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药化学总结

农药化学总结 一、 名词解释 1. 农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学性状的各种 助剂包括在内。 2. 生物农药:利用生物体本身、生物提取物或生物代谢产物作为毒杀昆虫、抑制昆虫生长 发育、控制昆虫繁殖的一类生物或生物制品 3. 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 4. 微生物农药:指自然界存在的用于防治病、虫、草、鼠害的真菌、细菌。病毒和原生动 物或被遗传修饰的微生物制剂。 5. 转基因生物农药:泛指防治有害生物,或调节植物抗逆性、抗除草剂的利用外源基因工 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农业生物。 6. 天敌生物农药:指商品化的除微生物农药以外具有防治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 7. 植物源农药:利用植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植物本身和按 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 8. 农用抗生素:指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产生的可以在较低浓度下抑 制或杀死其他生物的低分子量得次生代谢产物。 9. 转基因植物农药:通过基因导入而使植物表达农药活性物质而达到杀虫的作用。 10. 传统生物农药:指从可以用以防止害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生物活体中开发利用的制剂。 11. 现代生物农药:指可以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 物,并且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 12. 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 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 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与威胁。 13. 转基因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 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 14. 昆虫信息素:是由昆虫体内释放到体外,可引起同种其他个体某种行为或生理反应的微 量挥发性物质。 15. 毒力: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即致病性的强度。或 半数感染量来表示。 16. LD50:半数致死剂量,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时一半的用量。 17. IC50:半数致死浓度,毒性物质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时一半的浓度。 18. EC50:半数有效浓度,抑制实验对象发生反应一半时的浓度。 19. ED50:半数有效浓度,指在受试群体的半数中产生中毒效应的剂量。 20. 死亡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地动物群体中因某病而死亡的概率。 21. 校正死亡率:药剂处理处理死亡率减去自然死亡的死亡率,或杀虫剂在生物测定中每个 浓度处理后得到的死亡百分率。 22. 病情指数:根据一定数目的植株或植物器官各病级核计其发病植株所得平均发病程度的 数值。 二、 填空题 1. 农药的分类: 根据原料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 2. 生物农药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天敌生物农药 3. 生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外激素及昆虫生长调节剂。 4. 举例目前国内外的生物农药: 植物源杀虫剂:烟碱、鱼藤酮、印楝素、苦皮藤素、苦参碱、辣椒碱 植物源杀菌剂:苦参碱、小檗碱、大蒜素 植物源除草剂:桉叶素、黄花蒿素 微生物源杀虫剂:阿维菌素、菊霉素、华光霉素、多杀菌素、浏阳霉素、南昌霉素 微生物源杀菌剂:灭瘟素-S、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公主岭霉素、宁南霉 素、武夷霉素、农抗120 微生物源除草剂:双丙氨膦、除草霉素、万寿菊毒素 细菌杀虫剂:苏云金杆菌、金龟子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 真菌杀虫剂:白僵菌、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绿僵菌、蜡蚧轮枝菌、 病毒杀虫剂:多角体病毒 微生物杀菌剂:细菌、真菌、放线菌 微生物除草剂:Collego、Biochon、AM01 昆虫信息素:苹果小卷叶蛾信息素、梨小食心虫信息素、小菜蛾信息素、甜菜夜蛾信 息素 67.植物源农药的作用: 杀作用等 23. 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感染类型:水平感染、垂直感染 感染途径:伤口、口腔、呼吸道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