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课堂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塞腰鼓课堂总结

安塞腰鼓课堂总结 作者:何琼侠 [教材简介]《安塞腰鼓》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讲读课文。学习此文可以了解作家对文学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含义丰富的语言。2.探讨文章主题。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教学构想]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语言精美,大气磅礴,但对中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篇比较难懂的散文,疏通文意是学习本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所以教学按由浅入深的原则分三大板块进行:难句质疑——主题探讨——美点赏析。 [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请问同学们读后感受如何?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因为本文读起来有韵味,有气势。 生:我也喜欢,我觉得这篇文章不仅文字很美,而且读起来让我感觉热血沸腾。 生:我不喜欢,因为这篇文章虽然读起来很顺口,但有好多句子我不懂。 师:看来对一篇文章的看法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刚才柳XX同学说他有很多句子不懂。究竟是哪些句子难懂呢?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茂腾腾”的后生是什么意思,好像形容得不恰当。 生:“茂腾腾”本来是形容庄稼长得好,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后生”们,很形象的表现了他们生机勃勃的面貌,我觉得很恰当。 师:你满意他的解释吗? 生:满意。 生:“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这一句该怎么理解? 师:是啊!写安塞腰鼓扯江南干什么?似乎多余了。 生:老师说得不对,它不是多余,是为了与黄土高原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对黄土高原的热爱,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江南多水,水与玻璃很相似。 师:你满意他的解释吗? 生:很满意。 生:课文中三个“使人想起……”的内容我不懂 师:读文章要善于联想,你由“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联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沙场秋点兵”的词句。 生:我想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师:你们的联想与老师不谋而合啊。 生:我的脑海中有两种画面在闪现:一是古战场,一是腰鼓表演。 师:你比老师高明多了。 生:老师,我懂了。文章是不是想通过这样的句子让我们产生联想,从而表现安塞腰鼓雄浑悲壮的气势? 师:你真聪明,一点即透。 生:文中“严峻的思索”“阵痛的发生与排解”有什么含义? 师: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厚实的精神文化土壤,也是它风雨变迁的见证,同学们可以从黄土高原的地域特点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生:老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出个也许有点刁难你的问题。我在预习时问过“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这个句子的含义,你说它比喻中国革命的风暴,还说有首歌颂中国革命的歌曲里有这句话,你能唱给我们听吗? 师:唱“千里的那个雷声哟,万里的闪,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生:想不到老师的歌唱得这么好。刚才的句子我理解为黄土高原曾经有过的贫穷落后的现实和黄土高原人面对现实后的觉醒、痛苦、思考,还有找到出路的轻松,总之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有关吧! 师: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 生:基本满意。 生:课文为什么用“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结尾? 生:我觉得有两层用意:1、鸡啼预示天明,给人以希望;2、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 师:你的回答真是太准确、太完美了!比老师从教参上看到的答案还要深透明白。 师:这种以声衬静的例子,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有过体验吗? 生:有。放鞭炮!鞭炮过后给人的感觉出奇的安静。 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我们班有这么多诸葛亮!只要我们肯质疑,多讨论,集思广益,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们如果还有不懂的句子,下课请教同学吧! 师:同学们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1:我认为作者意在歌颂生命的力量。因为文中第98页第15、16行说“容不得束缚,……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还有第99页第8行说“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师:对,安塞腰鼓是生命力量的宣泄。 生2:我认为作者意在歌颂打腰鼓的后生。因为课文第四99页第6—11行说“后生们 的……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课文开头也说,“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生3:应该是歌颂黄土高原。因为后生是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对后生的歌颂其实就是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