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学期课本剧
第二学期课本剧
贞观之治
(角色:魏征、唐太宗、旁白)
旁白:唐太宗即位后,不记旧恨,重用魏征等人,而且善于接受大家的意见,鼓励大臣们当面把意见说出来。唐太宗很信任魏征,经常与他讨论如何治理国家。
唐太宗:历史上的君主,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
魏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虚心采纳臣子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谈太宗; 高兴地点头 说得好!说得好!(继续低头看书)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识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一个皇帝光聪明还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们的意见。隋炀帝自恃才高,骄傲自满,说的是尧舜的话,做的是桀纣的事,当然要自取灭亡了。
唐太宗: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旁白:在魏征、房玄龄等大臣的辅佐下,唐朝的统治逐渐巩固下来。唐太宗看到后,十分高兴,但他仍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
唐太宗:治国好比治病,病虽好了,还得好好休养。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附,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怕的是这样的日子不能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哇。
魏征:陛下能够居安思危,太叫人高兴了。
旁白: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够采纳大臣的意见,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间叫做“贞观之治”。
澶渊之盟
(角色:宋真宗、寇准、高琼、曹利、旁白)
旁白:辽朝欺侮宋朝无能,多次进犯边境。宋真宗即位后,任寇准为宰相。公元1004年,辽朝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前锋已经到了澶州,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寇准劝真宗亲征;王钦若和陈尧臾则劝真宗逃跑。宋真宗听了这些意见,犹豫不决,最后召见信任宰相寇准,与他商议。
宋真宗:二十万辽军南下,有人劝我迁都金陵,有人劝我迁都成都,你看怎么办才好?
寇准:这是谁出的好主意?出这种主意的,应该先斩他们的头!只要陛下您亲自带兵出征,鼓舞士气,一定能打退辽兵;再说,如果放弃东京南逃,人心动摇,敌人就会趁虚而入,国家就保不住了。
宋真宗:好,我决定亲自带兵出征!
旁白:宋真宗听了寇准的一番话,也壮了胆,决定亲自带兵出征,有寇准随同指挥。带队人马刚到韦城,听到南下辽军兵势强大,一些随从大臣吓坏了,趁寇准不在的时候,又在真宗身边唠叨,劝真宗暂时退兵,避一避风头。宋真宗本来就不坚决,一听到这些意见,动摇起来,又召见寇准。
宋真宗:听说南下辽军兵势强大,大家都说往南逃好,你看呢?
寇准:主张南逃的人都是懦弱无知的人。现在敌人迫近,人心动荡。我们只能进一尺,不可后退一寸。如果前进,河北各军士气百倍;如果回兵几步,那么全军瓦解,敌人紧紧追赶,陛下想去金陵也去不成了。如果您认为我的话不对,请问问高琼。
高琼:宰相的话是对的。禁军将士们的家属在东京,都不愿南逃。只要陛下亲征澶州,我们决心死战,击败辽兵不在话下。
寇准:机不可失,请陛下立刻动身。
旁白:在寇准、高琼和将士们的催促下,宋真宗才决定动身到澶州去。澶州城跨黄河两岸,宋真宗在寇准、高琼等文武大臣的护卫下,渡过黄河,到了澶州北城。这时候,各路宋军也已集中到澶州,将士们看到从真宗的黄龙大旗,士气高涨,欢声雷动。这时,萧太后派使者到宋营议和,要求宋朝割让土地。
宋真宗:辽朝使者来议和,要求我们割让土地,你看我们怎么办?
寇准:不能答应他们,国家的土地怎么能拱手让与他人呢?
宋真宗:不错,割让土地是不行的。不过依我看,如果辽人要点金银财帛,倒是可以答应他们。
寇准:不行!他们要和,就要他们归还燕云失地,哪能再给他们钱财。
宋真宗:失地的事以后再说。能了解这样一件大事,就是给他们些钱财又有什么不行?
旁白:宋真宗一心要议和,不顾寇准的反对,派曹利到辽营谈判议和条件。
宋真宗:曹利,我派你到辽营去议和。如果他们要赔款,实在迫不得已,就是每年一百万也就答应算了。
寇准(在一旁拉住曹利):此番议和,赔款数目不能长过三十万,知道了吗?
曹利(为难地):可是…皇上说…如果迫不得已,每年一百万也就…
寇准:要是超过了三十万,会来的时候,我要你的脑袋!
曹利:哦,知道了。
旁白:曹利知道寇准的厉害,到了辽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定下来,由宋朝每年给辽朝银绢三十万。接着,宋辽双方达成和议,宋朝每年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不用说,这笔巨额,长期成为北宋人民额外的沉重负担,历史上把这次议和叫做“澶渊之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