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扫盲工作教学计划
农村扫盲工作教学计划
为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及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大力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积极落实扫盲对象、组织扫盲教学,确保全乡扫盲工作取得实效,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2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及扫盲后继续教育,坚持脱盲与脱贫、脱盲与致富、脱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全乡扫盲工作依法实施并取得实效。
二、目标任务
尽力堵住新生文盲的产生渠道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辍学,造成新的文盲出现。
扫除全乡青壮年文盲,青壮年文盲率降到0%,脱盲对象为15-50周岁青壮年,共14人。
三、工作要求及实施步骤
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原有的文盲、半文盲在脱盲后复盲情况较多,加之文盲年龄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差,因此,我校扫盲工作任务较为艰巨。为此,我校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做好新时期扫盲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扫盲工作。
建立健全扫盲工作组织机构,明确目标任务
学校按所在乡镇的统一安排,成立了由校长周金文任组长,总务主任张绍文任副组长,学校教师任组员的扫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扫盲各项工作任务,按照“一师任两教”的原则,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扫盲教师队伍,努力提高
扫盲质量和效益。
有序开展扫盲教学工作
定期组织学员学习扫盲教材,如实保证扫盲教师队伍名册、教师授课教案齐全,做到扫盲有实施方案,学员名册及签到册真实有效。有真实图片体现,扫盲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扫盲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悉心授课,确保文盲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1、扫盲教师与文盲学员见面并合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授课日期,授课时间及授课内容。
2、扫盲教师要根据教材,编写教案,充分备课,按时上课,不走过场。
3、扫盲教师根据阶段性学习内容编写考试试卷对文盲进行考核,并认真批阅,指出不足,并定时组织学员参加脱盲考试。
4、教材内容选用按浙江省颁发的扫盲统一教材实施教学。
5、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发、编写采集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远程教育资源,依托我校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帮助文盲学员掌握所需知识或技能。或采用送教上门、包教包学和“小手牵大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认真总结扫盲成果
详实收集资料与图片归类装档,认真撰写好总结材料,迎接上级各部门的检查验收,力争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九和乡扫盲工作小组
2013年7月1日。
千西村扫盲及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迎接2008年省人民政府对我镇“两基”工作验收工作顺利完成,提高我村科学文化素质,确保我村扫盲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力争使我村文半盲人员在我们扫盲教师的耕耘、精心培育下,能脱胎换骨,早日寻出致富之路,以崭新的面貌接受新的挑战,特作出以下扫盲工作计划。 二、基本情况
千西村共有265户,全村总人中为1193人,其中女有585人,青壮年人中有718人,其中女为360人,参加巩固提高班的人数59人,在扫盲月过程中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的人数达488人次左右,培训次数争取达3次以上。经镇包村干部、村委的积极动员,全体扫盲教师的辛勤劳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们坚信,经全体教师的耐心辅导,扫盲学员的积极配合下,在面积广大、气候温和的山村里,不会飞不出金凤凰。 三、教学措施
1、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科技兴国、科教兴农、落后挨打的思想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要大力宣传,做好今冬明春的扫盲月活动的培训工作和农机校的培训工作,教会学员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方法,力争用极少的时间,让学员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
3、要求学员做到不早退、不迟到,按时完成作业,有事事先请假,无故不随便缺课。
4、教师要认真备课、记录、写好小结,并把好的典型材料入档,不准打无准备的仗,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五、教学时间:
每年农闲时间组织参加学习,以各种形式面授,其余时间,布置学习任务,学员自学. 六、教学地点:
千西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七、教学人员: 见具体安排表 八、对教学人员要求:
1、上课教师在上课前一天熟悉话筒,投影仪,电脑及实物展示台的使用.
2、上课教师与负责人要提前到校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