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温检查。 4.4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要求 (2)混凝土拆模 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墩台、梁体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外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15℃)。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汽养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他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4.5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测要求 (1)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养护条件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规定的取样与留置频率所需数量制作试件;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4.5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测要求 (1)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养护条件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桥梁的墩台、梁部和隧道的衬砌等重要部位应制作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其取样、养护方式和试件留置数量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标准《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对于标准条件养护法试件采用56d龄期的混凝土,其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逐日累积温度可按1200℃.d控制。 4.5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测要求 (2)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数量进行检验;对桥梁每墩台、每孔(片)梁和隧道每200 m衬砌应按不同强度等级检验各不少于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 4.5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测要求 (2)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 当设计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要求时,其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弹性模量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试件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的终张拉/放张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一组。 2 标准条件养护28d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一组。 3 其他条件养护试件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 4.5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测要求 (3)混凝土弹性模量 当设计对混凝土抗渗等级有要求时,其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抗渗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00 m3同配合比、同施工工艺的混凝土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6个),不足5000 m3时也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隧道衬砌每200 m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渗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 4.5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测要求 (4)混凝土抗渗性能 混凝土表面涂层等附加防腐蚀措施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按相关标准进行抽样试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4.5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测要求 (5)混凝土附加防腐蚀措施 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非受力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0 mm,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得出现裂缝。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 4.5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测要求 (6)混凝土表面裂缝 结构外形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技术条件、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表6.4.17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4.6 结构外形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 (1)结构外形尺寸偏差 表6.4.17 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 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 验 方 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20 mm 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 10 mm 2 表面平整度 8 mm 2 m靠尺、塞尺测量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30 mm 测量不少于2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会计基础电子教学课件剖析.ppt
- 会计小准则讲解剖析.ppt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件湘教版必修3剖析.ppt
- 会计学第一章课件剖析.ppt
- 【志鸿优化设计】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整合高频突破专题八磁场性质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课件剖析.ppt
- 【中考必备】广东地区2016年人教版初中政治中考复习课件专题16社会建设人人有责剖析.ppt
- 【中考冲刺】人教版2016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课件第19章盐和化学肥料剖析.ppt
- 【中考面对面】2016届中考地理第1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复习课件剖析.ppt
- 【中考面对面】2016届中考地理第三部分时事热点热点3台湾地震、尼泊尔地震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剖析.ppt
- 【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地理第二部分专题分类攻略专题一读图、用图、绘图类型四轮廓图课件剖析.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