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室性早搏的诊治
金华市中心医院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 儿科
徐建新
概述
1、室性早搏(PVCs、VEB)是指希氏束分支一下起搏点提早产生的心室激动,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2、儿童期的室性早搏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少部分年长儿童可有心前区不适、胸前撞击、心脏突然停顿的感觉,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或其他原发疾病就诊时发现,大多呈良性过程。
3、心电图特点:
提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提前的QRS波前无P波
代偿间期完全
单独或联律出现
单源或多源
室性早搏
多源性早搏
插入性早搏
二联律
RonT
室性并行心律
病因
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道疾病、胆道疾病
药物: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或中毒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
心脏疾病:心肌炎、心肌病、先心术中术后、假腱索、风心、二尖瓣脱垂
全身疾病:缺氧、中毒、SLE等
4、室性早搏分级:Lown氏分级
0级:无期前收缩。
Ⅰ级:偶发,每小时少于30次或每分钟少于1次。
Ⅱ级:频发,每小时多于30次,或每分钟多于6次。
Ⅲ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ⅣA级:成对的室性期前收缩,反复出现。
ⅣB级:成串的室性期前收缩,(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反复出现。
Ⅴ级:期前收缩的R波落在前一个窦性激动的T波上。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
1、正常健康儿童
部分健康儿童存在室性早搏,以新生儿期及青少年期多见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新生儿 18%,1岁6%,4-6岁8%,9-12岁14%,13-15岁27%[1]
100例14-16岁青少年,室早41%,其中75%为单源性,25%为多源性
[1] Nagashima?M,?Matsushima M,?Ogawa ACardiac arrhythmias in healthy?children?revealed by 24-hour ambulatory ECG monitoring. Pediatr Cardiol.?1987;8(2):103-8.
可能的原因: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肾上腺素高,心肌细胞Ca2+内流,自动除极加速,自律性增高,表现为日间活动心率快时出现早搏
迷走神经功能增强:Ach增多,动作电位降低,时程缩短,复极减慢,夜间睡眠时迷走亢进,心率减慢,出现早搏
2、左室假腱索:假腱索存在特殊自律细胞及假腱索对室壁有牵引力有关
有假腱索者室早发生率15.3%,无假腱索者室早发生率4.3%
纵行条索或较粗(>2mm)与室早显著相关
此类室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3、不明原因的病例中,经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
59例青壮年患者,50.8%有心肌炎病理改变
45例不明原因期前收缩患儿,43例有心肌炎病变[
亚临床
心肌炎
但是心内膜的活检极难开展,对诊断帮助不大
4、伴发有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就诊时发现有早搏,无任何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有可能存在:
轻型心肌炎:CK-MB或CTn-I正常或轻度升高,运动试验早搏增多,但经营养心肌治疗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后早搏在短期内消失
CK-MB或CTn-I正常,运动试验早搏减少,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不考虑心肌炎,可能病毒感染诱发。
5、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室性早搏:
可能是心脏畸形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此种情况下早搏的危险性大,必须积极治疗。
6、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伴有期前收缩提示原发心脏病加重,有可能发生室速、室颤可能,必须积极治疗。
7、心脏病手术过程中或术后早期,较容易发生期前收缩,可能与低温麻醉、手术及导管刺激,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致
早搏对机体的影响
室性早搏一般不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但早搏可使心输出量下降:
每次 期前收缩心输出量较窦性减少约20%
室性期前收缩达36次/分,CO下降10%
期前收缩越早,每搏损失量越大
长时间的早搏导致心功能下降、心肌肥大,极少数患儿有可能转化为心肌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心电图诊断可以明确,主要是明确病因及性质
2、鉴别诊断:主要与室上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后者可有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或逆行P‘波,代偿间隙不完全。
3、诊断流程:
全身检查:尤其是一般状况
常规心电图、胸片、心彩超
心肌酶谱及CTn-I
动态心电图
运动试验
CK-MB测试结果高于总CK的值的原因:目前常用的检测CKMB的方法是免疫抑制法,出现CKMB>CK的情况就是由这种方法的检测原理造成的。在人体中正常情况下CKBB很少,可忽略,而免疫抑制法就是建立在忽略CKBB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