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溪八中201年秋季高三年语文周练.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溪八中201高语文练        一、名句填空。(6分,每小题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3)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5)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6)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文言文阅读。(分) 2.解释下列加点字。(1)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疾: (2)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       矜: (3)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更: (4)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捐: (5)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羁: (6)其简开解(聪明有知识)年少,欲遣就师。 简: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分) 《万木图》序 (明)杨士奇 《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可也。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曰:“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既悉饭之,乃如所言。愿树木者予之谷,不藉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可胜计矣。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搢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而皆失于兵。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大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诸其来者。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示其后之人也 示:给……看 B.将发廪振之 振:通“赈”,赈济、救济 C.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 徒:只是、仅仅 D.使遇治平之时 治:治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5分) A.如其所当得 既悉饭之,乃如所言   B.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 多于南亩之农夫   C.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而受施者必尽力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杨达卿乐善好施又充分尊重受施人的一组是(  )(5分) ①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②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③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④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⑤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⑥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 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杨达卿先生善心善行有较大影响,既解决了当地许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困难,同时也感动了不少士大夫。 B.文中最后一段既表达了对杨达卿先生生不逢时的感叹和惋惜,也表达了对朝廷未能重用杨达卿先生的不满和嘲讽。 C.作者写这篇文章,希望杨达卿先生的后人能继承他的善心善行,坚持不懈,使杨达卿先生精神发扬光大。 D.本文叙议结合,记叙部分用杨达卿先生自身行为体现其品德的崇高,议论部分则从侧面肯定了杨达卿先生的品行。 (5)请把文

文档评论(0)

mei1809816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