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市稻米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XXX市稻米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水稻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全市最重要的农作物,水稻生产的发展对我市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及满足社会需求等举足轻重。综合分析表明,我市水稻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我市水稻生产的现实情况,突出结构调整、优质高效、发挥区域特色,制定我市水稻产业发展规划。
一、XXX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现状
2009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178.9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7%,实现水稻总产24.5亿斤,实现收入49亿元,比去年增收14亿元。稻米产业已经成为XXX市主体资源、立市富民产业。
(二)加工现状
全市加工商品大米企业共有320家,基本形成了XX公路、XX铁路大米生产带和XX、XX大米生产圈,年加工稻谷能力320万吨,是水稻总量的3倍。其中年加工能力3万吨以上的6家,1万吨以上的44家。
(三)流通现状
XXX目前水稻商品量为22亿斤左右,大部分产品打入了物美、家乐福、沃尔玛、华联等大型超市,全国各省、区、市都有XXX绿色食品大米的销售网点,更是高端礼品米的主要产品。
(四)品牌现状
2001年7月XXX大米协会注册了“XXX大米”产地证明商标,2003年,市政府申报了“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并且由国家技术监督总局发布了“XXX大米”原产地域标准(GB19266-2003)。2004年9月绿风优质米开发有限公司以“XXX大米”申报中国名牌,2007年续展中国名牌。目前XXX大米协会正以“XXX大米”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二、XXX稻米产业的优势和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XXX稻米产业具备六大优势。一是规模优势。XXX水稻播种面积178.9万亩,常年总产稳定在24亿斤左右,播种面积和商品量两项指标均列全国县级单位首位。二是生态优势。XXX的大气环境达到了国家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标准。氨根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拉林河水毫无显示,XX水极其微量。水稻灌浆到成熟的8、9两个月,昼夜温差达13℃,比同纬度地区大5℃之多,最大温差达20℃。三是品种优势。XXX有三家专业水稻研究所和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从80年代起先后培育出了松粳系列和五优稻系列优质水稻良种。四是技术优势。XXX的水稻栽培技术早在1998年就通过了国家的验收,成为全国水稻标准化示范区。特别是以“钵、摆、稀”为主的高产技术规程,可节省秧苗3/4,节省用工1/3,有效抢压积温7—10天,是同纬度地区最先进的技术。五是加工优势。从2003年开始,先后新建了32家中型加工厂,改造扩建了15家企业,全市目前有商品大米加工企业320家,年加工稻谷能力320万吨。六是品牌优势。XXX水稻同时拥有“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3项桂冠,全国仅此一家,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稻米产业已经成为XXX农业的支柱产业,对整个市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三、我市稻米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气候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影响我市水稻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的积温和早霜等特定的气候条件。尤其是灌浆时段,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关键时期。
(二)水稻加工规模小,产品档次不高。我市稻米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设备简单,严重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生产技术、投入参差不齐,生产水平差异大。从2009年统计来看,全市水稻平均单产为680公斤,而各地区内,田块之间的产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尽管与统计口径有一定关系,但客观上差异确实是非常大的。首先可以看出单产低的地区大多数是山区,其稻田自身条件和周围生态条件与单产高的区市县比有较大差别,这种生产条件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水稻生产发展不平衡;其次是有些地区和田块的生产条件并不差,而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在良种选用、栽培技术、农资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四、稻米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和省委“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主要要求为指针,充分发挥我市特有的水稻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水稻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建设国家第一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打造中国大米第一品牌。
(二)总体目标
2010年至2011年重点打造XX、XX、XX七个水田区62万亩水田;2012至2013年重点打造其它自流灌溉水田区91万亩水田;2014-2015年重点打造小塘坝和井灌区25万亩水田。力争六年内使XXX水田生产实现“品种优质化、科技现代化、设施配套化、全程机械化、经营产业化”,把XXX大米打造成中国第一品牌。
五、区域布局
稻米区域布局的总体思路是,在考虑水稻的区域生产供给能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水稻的区域生产优势,提高水稻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全市总体上分为三大区域。
(一)南部山地水稻主产区
区域范围:X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套类零件自动上下料机构设计开题报告.pptx VIP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