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深度思考: 下面三幅图均为碳循环常见模型,请填出三幅图中生产者、大气CO2库、消费者及分解者 生产者:图1________、图2________、图3________ A A E 深度思考: 下面三幅图均为碳循环常见模型,请填出三幅图中生产者、大气CO2库、消费者及分解者 大气CO2库:图1________、图2________、图3________ A B C 深度思考: 下面三幅图均为碳循环常见模型,请填出三幅图中生产者、大气CO2库、消费者及分解者 分解者:图1________、图2________、图3________ D E C 深度思考: 下面三幅图均为碳循环常见模型,请填出三幅图中生产者、大气CO2库、消费者及分解者 消费者:图1________、图2________、图3________ C B、D F、D、B 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以 为载体 主要是无机物 特点 范围 生物圈(全球性) 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有机物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全球性、循环利用 各营养级之间 (2014江苏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2014海南卷)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D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与稳定性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1、在哪两者之间进行循环? 生物 群落 无机 环境 2、这里的物质指的是什么? 组成生物的各种化学元素 3、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 范围:生物圈 4、特点: 全球性、循环利用 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 大气中的CO2库 生产者 消费者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者 动植物残骸 化石燃料 燃烧 分解作用 ① ② ③ b a c ④ d ⑤ (1)大气中CO2的来源和去路分别是: 来源:(1)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2)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化石燃料的燃烧。 去路: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小结: (2)C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3)C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4)C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5)C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 (6)C循环异常导致的最常见结果: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CO2 食物链和食物网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1、温室气体: CO2 2、CO2增多的主要原因: 化石燃料大量的燃烧 3、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 ②增加植被面积(植树造林) 判断: ABCD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大气中的CO2中的一种 A C D B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大气中的CO2 A C D B A大气中的CO2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