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生平及其思想的评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特根斯坦生平及其思想的评价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流派:分析哲学, 语言哲学主要领域:形而上学, 认识论, 逻辑学, 语言哲学, 数学哲学著名思想:语言的图象论, “不可说”, “意义即使用”, 语言游戏, 家族相似, “私人语言”论证, 生活形式受祁克果, 叔本华, 弗雷格, 罗素影响:斯特劳森, 克里普克, 塞尔, 普特南, 戴维森, 达米特, 冯·赖特, 丹内特, 罗蒂, 安斯康姆, 拉姆塞, 麦克道威尔生平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   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 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与阿道夫·希特勒同学。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茨曼,然而,后者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 英文版: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 -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 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   作小学教师“失败”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后来其玛格丽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G.E.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   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 Edward Bevan 医生家中与世长辞。去世后由弟子安斯康姆 Elizabeth Anscombe 和里斯 Rush Rhees 出版了被认为是引导了语言哲学新的走向的《哲学研究》 英文版: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文版: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 哲学简介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初源泉主要来自弗雷格的现代逻辑学成果、罗素与怀特海写的《数学原理》和G.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