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加弥尊 加有成也.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三加弥尊 加有成也

冠礼废,则天下无成人 程颐极力倡导冠礼,认为“冠礼废,则天下无成人”。《左传·襄公九年》载,晋悼公宴请鲁襄公时,问及鲁襄公的年龄,季武子说只有十二岁。有人援引此例,主张将冠龄提前到十二岁,遭到程颐坚决反对。 ——《二程遗书·伊川先生语一》 冠礼废,则天下无成人 程颐说:“此不可。冠所以责成人,十二年非可责之时。”认为,既行冠矣,就必须责以成人之事,否则就成了虚礼;如果冠礼之后不能责以成人之事,则终其一身都不能期望他成人,因此,“虽天子诸侯,亦必二十而冠。” ——《二程遗书·伊川先生语一》 明代的冠礼 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从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订了冠礼的仪文,《明史》中有关皇帝、皇太子、皇子行冠礼的记载很多,说明在皇室成员中依然保持着行冠礼的传统,“然自品官而降,鲜有能行之者,载之礼官,备故事而已”。(《明史·礼志八》)可见在官员和民间已经很少有人行冠礼了。 冠礼的消亡 清人入主中原后,政府颁定的礼仪制度发生很大变化,虽然还有吉、嘉、宾、军、凶五礼的名目,但沿行千年、并且长期作为“嘉礼之重者”的冠礼,已经不再出现在“嘉礼”的细目之中。 (附)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年礼《礼告文》 維公元二零零六年三月三十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葉宏燈﹐ 率全體董事及教職員工生﹐為辦理高中部二年級學生成年禮大典﹐謹以香花供果﹐敢昭告於我中華民族﹐列祖列宗大位之前曰﹕ (附)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年礼《礼告文》 維我中華﹐東亞之光﹐炎黃世冑﹐鴻圖大同。 四維八德﹐衛道充充﹐詩禮教化﹐溫馨融融。 聖人制禮﹐正俗易風﹐士冠揖射﹐傳世隆弸。 庠序之義﹐興學樹人﹐交流兩岸﹐文化仝功。 潢涌福地﹐四水歸堂﹐巍峨黌宇﹐巨擘輝煌。 (附)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年礼《礼告文》 台商子弟﹐天倫圓夢﹐進學受教﹐儒道為重。 遵古禮行﹐昭告鄉風﹐鄉賢尊長﹐請為冠翎。 迎賓待客﹐儀節典範﹐詩書義禮﹐實踐於茲。 吉時令節﹐遵禮為之﹐殷殷學子﹐伏祈佑之。 謹告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澄心靜慮,使心靈寧靜 * * * * * * * * 再加之礼 第二次加冠称为“再加”,是皮弁加于将冠者之首。皮弁的形制类似于后世的瓜皮帽,用白色的鹿皮缝制而成,与朝服配套穿戴。 三加之礼 最后一次加冠称为“三加”,是将爵弁加于将冠者之首。“ 爵 ” 通“雀”,爵弁质料之色与雀头之色(赤而微红)相似,故名。爵弁用于协助国君祭祀等庄重场合。 5、三加之礼的礼义 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礼记·冠义》 6、三加的祝词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7、取字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礼记·冠义》 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 名与字对应举例 孔 丘 仲尼 卜 商 子夏 端木赐 子贡 颜 回 子渊 宰 予 宰我 冉 耕 伯牛 仲 由 子路 言 偃 子游 孔 鲤 伯鱼 孟 轲 子舆 班 固 孟坚 苏 轼 子瞻 诸葛亮 孔明 周 瑜 公瑾 史可法 宪之 林则徐 元抚 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