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新人教版
                    (2)看等值线的间距和疏密情况: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越大。 (3)看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如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4)看等值线的闭合和递变情况: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还有闭合的等值线,判断时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 (5)看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悬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着台风。 条件 原因 影响 外部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 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自身条件 表面温度适宜 日地距离适中 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 大气层的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较小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有液态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学法指导 1.读下表,完成(1)~(2)题。  行星 名称 与太阳距离 (106千米) 公转 周期 自转 周期 大气及 成分 表面平均 温度(℃) 水星 58.1 87.9天 58.6天 极稀薄, 氦、汽  白天350,夜晚—170(固体表面) 金星 108.5 224.7 243天 浓密, CO2  480 (固体表面) 地球 150 1.0年 23时 56分 浓密, N、O 22 (固体表面)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下列关于表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水星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C.水星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D.金星表面平均温度比水星低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原因是(  ) ①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上没有水 ②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 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 ℃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题,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带的轨道排序由内向外为“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八大行星具有同向性,水星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金星固体表面平均温度为480 ℃,比水星高。第(2)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最重要条件,应是自身独特的条件。其中的日地距离适中,太阳的光热条件又是地球宇宙环境中生命物质存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因素,其他自然现象大多与此相关,故④是正确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另一重要条件,是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和物质运动所产生的重要结果。体积和质量是保留地球大气的基本条件,并通过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形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成分,故②是正确的。 答案:(1)C (2)D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 地势 天气 日照 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 射总量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2.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及因素分析 (1)总体特征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明显,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东西向分布。  (2)特例分析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其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  2.(2010年岳阳模拟)下图是世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值大约是_______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动态Web程序》课程设计报告.doc
 -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课件.ppt
 - 《动量与动量定理》_教案.doc
 - 《劳动的开端》完美版.ppt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ppt
 - 《动量定理定律》.ppt
 -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课件2.ppt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检测.doc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3.ppt
 - 《动量和动量定理》课件1.ppt
 
- 新型萘四甲酰亚二胺类侧链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pdf
 - 信息重组策略在即兴发言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以《中国民居(第二季)》模拟口译实践为例.pdf
 - 叶兆言历史题材创作的互文性研究.pdf
 -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徐州市铜山区D镇小学为例.pdf
 - 循环加载环境下高温超导堆叠结构低温压缩及多场性能实验表征研究.pdf
 - 氧化钨_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调控及其气敏传感特性研究.pdf
 - 厌氧好氧时间比对EBPR中好氧颗粒形成及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pdf
 - 氧空位对NbO2金属-绝缘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pdf
 - 氧化物半导体的晶面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pdf
 - 信息流模式下社交电商平台青年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