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视觉与听觉结合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 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 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 C、动静关系 概念: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采用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分类: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多角度开拓意境,构成一种情趣。 例1、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首联、颔联写自然美景: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静),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动)。颈联进一步写动景: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例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析】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例3: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析】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是诗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动。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 写出了荷塘雨后的幽美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 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点面相结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例1、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千山”“万径”是“面”,“孤舟”“蓑笠翁”是“点”。 例2、朱敦儒的《好事近》:“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析】 静态的“千里水天”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例3: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描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例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析】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 描写手法鉴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 其它常用表现手法 一、相关知识要点复习: 描写手法 烘托 衬托虚实? 描写 手法 描写 角度 正面 (直接描写) 侧面 (间接描写) 观景 角度 白描 渲染 细节描写 动静 描写手法 绘景 角度 (方位 顺序) (感官方面) 远近、高低、 上下、点面 视、听、味、触嗅觉(形声色味) 描写方法鉴赏切入点 时空(远近、俯仰等) 感官(嗅觉 、触觉 、听觉、味觉、视觉)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色彩渲染、对比)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通感、用典等) 正侧(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侧面烘托) 点面(点面结合) 白描 细节描写 联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常新生儿护理演示ppt课件.ppt
- 硬笔楷书教学课件.pptx VIP
-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VIP
- 第1课 寻找信息科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南京电子地图超大版-超清晰-3600-x-5100分辨率.pdf VIP
- 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的感应加热.pdf VIP
- (高清版)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pdf VIP
- 大学生竞选班长最新PPT课件.ppt VIP
- 云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2切菜.pptx VIP
- 育婴员(职工组)基础知识模块(模块一).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