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色谱法分离原理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色谱法的分类,理解色谱法分离过程及分离原理,掌握色谱图及相关术语,掌握分离度概论及应用,掌握色谱法定性及定量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 11.1 色谱法概述 11.2 线性洗脱色谱及相关术语 11.3 色谱法基本理论 11.4 分离度 11.5 色谱法定性和定量分析 11.1 色谱法概述 一、历史回顾 二、色谱法(Chromatography) 色谱法的实质是分离,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它是根据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固定相与流动相中吸附能力、分配系数或其它亲合作用性能的差异作为分离的依据。 当混合物各组分随着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这样就使得那些吸附能力或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别的物质,在移动速度上产生了较大的差别,从而得到分离。 三、色谱法的分类 色谱法有许多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按流动相和 固定相的物态 11.2 线性洗脱色谱及相关术语 一、色谱分离过程 现以在填充柱内进行的分配色谱来说明色谱的分离过程。 固定相:涂在惰性载体上的液体 流动相:气体,其连续不断地流经固定相 两相充分接触,但互不相溶。 1.将混合物一次注入色谱柱后,流动相不断地流入色谱柱。由于试样分子与两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它们既可以进入固定相,也可以返回流动相,这个过程叫分配。 当样品进入流动相时,它就随流动相一起沿柱子向前移动;当它进入固定相时,就被滞留而不再向前移动。 与固定相分子作用力越大的组分,越易进入固定相,向前移动的速度越慢;与流动相分子作用力越大的组分,越易进入流动相,向前移动的速度越快。 这样经过一定的柱长后,由于反复多次的分配,即使原来性质(如沸点、溶解度、分子结构及极性等)差异微小的组分,也能达到很好的分离。如图所示 2.色谱分离过程的特点 ①不同组分在通过色谱柱时移动速度不同 ②各组分分子沿柱子的扩散分布 3.分配系数(参见教材478-479页) 上述色谱分离过程涉及到组分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可以用分配系数K来定量讨论 分配系数:K=cs/cm 是指在一定T、P下组分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在两相中的浓度比,为热力学参数。 二、色谱图及相关术语 1.色谱图 2.相关术语 (1)基线:色谱柱中仅有流动相通过时,检测器响应信号的记录值。稳定的基线应是一条水平直线。 (2)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h表示。 (3)保留值 ①死时间tM: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色谱图上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 对于气相色谱,tM是指从进样到空气峰(对热导检测器)最高点所经过的时间。 tM=L/ū ②保留时间tR: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 ③调整保留时间tR′: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死时间之差。 tR′= tR- tM(单位可用时间或距离) 注:保留时间是色谱法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但同一组分的保留时间常受到流动相流速的影响,在GC中尤为显著,因此,常用保留体积等参数进行定性鉴定。 ④保留体积VR: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通过的流动相的体积,单位mL。 VR=Fc·tR 注:对于液体,可以认为不可压缩,所以在LC中,Fc即为实测值;对于GC,由于气体可压缩,因此必须根据色谱柱的工作状态,对实验值进行校正,才能得到Fc。 ⑤死体积VM:不被保留的组分通过色谱柱所消耗的流动相的体积。 VM=Fc·tM VM本意是指色谱柱中,未被固定相占据的空隙体积,即色谱柱内流动相的体积(Vm)。因此有:VM≈Vm ⑥调整保留体积VR′:保留体积减去死体积。 VR′=VR-VM=tR′·Fc ⑦相对保留值(?2,1):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2,1 = tR2′/ tR1′ 其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与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因此,?2,1 是色谱法中,尤其是GC中广泛使用的定性参数。 在定性分析中,通常固定一色谱峰作为标准(s),然后再求其它峰(i)对标准物峰的相对保留值(?s,i)。 一般情况下,选择一对最难分离的物质,将它们的相对保留值作为重要参数,此时用?来表示相对保留值。 ?= tR2′/ tR1′( tR2′ tR1′ ) ?称为选择因子( ? 1) 注:?值越大,越容易分离,若?=1,情况如何? ⑧保留因子k (又称分配比、容量因子)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量之比 k = ns / nm ⑨保留值与分配系数K之间的关系 当某一组分的色谱峰最高点出现时,说明该组分恰好有一半的量洗脱在保留体积的流动相中,刚好流出色谱柱,其余一半则仍留在柱内。 根据物料等衡原理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6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PPT(第四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CQI-8分层审核检查表(2020).xlsx VIP
- AI赋能的软件测试效能跃迁的四大应用场景-2025研发效能最佳实践.pdf VIP
- 电力电子技术 浣喜明 第七章 软开关技术.ppt VIP
- 水冷壁管更换施工工艺.docx VIP
- 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3.3.4患者安全风险管理.docx VIP
- (高清版)DB4403∕T 306-2022 《智慧停车停车库(场)信息化建设规范》.pdf VIP
- 电力电子技术 浣喜明 第六章 交流变换电路.ppt VIP
- 高中联赛难度几何100题(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