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三年高考)(人教版新课标).docVIP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三年高考)(人教版新课标).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三年高考)(人教版新课标).doc

A组 2012—2014年高考·基础题组 1.(2014课标全国Ⅰ,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 ? ?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 ? ? 2.(2014山东,14,8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答:? ? 3.(2014重庆,12,7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答:?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 ? 4.(2014辽宁,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答:? ? (2)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 ? 5.(2014安徽,8—9,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答:? ? (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答:? ? ? 6.(2013课标全国Ⅱ,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 ? ? 7.(2013天津,14,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分) 答:?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3分) 答:? ?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答:? ? ? 8.(2013江西,14,8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答:? ?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答:? ? ?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