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高二选修-《老子》五章-课件.ppt
名句积累 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大直若屈, 祸兮福之所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福兮祸之所伏。 本ppt来自:千教网() 本ppt来自:千教网() 学习目标 1. 了解老子的思想主张。 2. 领悟《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 探究儒道之异同。 本ppt来自:千教网()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公元前571年诞生,春秋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本ppt来自:千教网()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转化的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本ppt来自:千教网() 课堂检测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人。是 的创始人。相传他写作 五千言,又称 ,是道家思想的经典。 (2)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 ,认为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命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3)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 ”,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思想精华。 (4)在政治上,老子倡导 “ ”,以“无事取天下”。 道家学派 《道德经》 《老子》 道 道 福兮,祸之所伏 无为而治 本ppt来自:千教网()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凡是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用“无”来命名天地的元始。用“有”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从永恒的无,可以观察万物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可以观察万物的极限。两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同称它们为玄妙。玄妙呵,玄妙!这正是洞察宇宙间一切神秘现象的大门。 本ppt来自:千教网() 《老子》五章 第一章 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 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初始和根源, 《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对“道”的阐释 有 无 深奥 探求 众妙之门 本ppt来自:千教网()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为什么是美的,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善为什么是善,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互相配和,前与后互相追随。所以,圣者作无形迹之事,传无声的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并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占有,做了事情而不倨傲,万物长成后并不占有。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失去。 本ppt来自:千教网() 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力量,去成就大众事业。 而顺应自然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人类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 总之:万物相对而存在并相互转化 圣人治国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本ppt来自:千教网() 怎么看待“清静无为”? 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有为”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回归自然原始,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 “无为”悖乎人类生活的趋势,逆乎生活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诗经·豳风七月[题解].ppt
-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新课课件.ppt
- 诗经两首(高一语文).ppt
- 诗经两首课件_高一语文课件.ppt
- 诗经二首课件(高一语文).ppt
- 诗词五首课件1_八年级语文课件.ppt
- 诗词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龟虽寿》.ppt
- 诚实与信任ppt课件.ppt
- 语文(苏教版)高一必修四教案:第四单元走进语言现场_白发的期盼(节选).doc
- 语文--故乡的榕树--王红云.ppt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识别与防控体系中的风险控制机制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冰雪旅游项目投资政策与法律法规解读报告.docx
- 8 《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中的金融风险防控与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实践与优化:以我国某省为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劳动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冠疫情下康复患者心理康复干预中的心理辅导策略与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趣味科学实验在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华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