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自我小测:19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自我小测:19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自我小测:19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答案

自我小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雍蔽(yōng)  疏浚(jùn)  黜恶(chù) 身无长物(zhǎng) .崇峻(chóng) 殷忧(yīn) 塞源(sè) 百战不殆(dài) .谬赏(miù) 垂拱(gòng) 盖寡(gài) 言简意赅(gāi) .娱乐(yú) 栖居(qī) 契机(qiè) 咬文嚼字(jiáo)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牧:自我约束。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D.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垂拱:拜谒。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D.何必劳神苦思 4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C.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动词,使……牢固。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尽情。 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凡:所有的。 D.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深慎:特别谨慎。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诚能见可欲 暴秦之欲无厌 B.人君当神器之重 安步以当车 C.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貌恭而不心服 甲兵不劳而天下服 7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思三驱以为度 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D.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原 弊 (宋)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