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论文答辩 【摘要】 本文是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模仿法对一位因婚姻关系引发严重心理问题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该来访者在两个月前发现丈夫的QQ聊天记录,怀疑丈夫有婚外情而导致两个月来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通过与来访者的协商,共同建立可行的咨询目标,经过多次面对面咨询,基本实现了咨询目标,对来访者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很好的恢复其社会功能。 【关键词】 婚姻关系 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目 录 7.咨询方案的制定 3.观察和他人反映 4.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2.主诉和主要问题 6.对来访者的理论解释 1.一般资料 8.咨询过程 9.咨询效果评估 5.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 2个多月以前, 偶然发现丈夫与 女职员的QQ聊天 记录,丈夫“亲爱 的,我很想你”,引发与丈夫的正面冲突。出现对丈 夫的不信任感, 产生焦虑。 主诉:焦虑、烦躁、失眠2月 一周之前,科室 主任找其谈话, 希望她调整工作 状态;向朋友 倾诉,有一定改 善,但反复; 见丈夫接听电话, 感觉紧张; 主动前来咨询。 对丈夫和婚姻 感到失望,又害 怕失去,焦虑、 烦躁,出现失眠、 食欲下降、注意 力不集中。 自己很想摆脱, 但做不到。 2.主诉与主要问题 家庭环境 感情经历 学校教育/职业生涯 婚姻生活 父亲医师,母亲护士 生活条件优越 家教甚严,听从父母安排 性格开朗,与同龄人相处融洽 父母建议下报考医学院校 就职于医院 对待感情谨慎,看重专一忠诚 大学期间一次恋爱经历(维持3年) 分手后有半年调整期 丈夫31岁,商人 结婚7年,育有一女(4岁) 丈夫是其生活的重心 1.一般资料 1.2 个人 成长史 1.1来访者一般情况: 丁某,女,35岁,身高1.60米,体重48公斤。职业医师,结婚近7年,育有一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无严重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精神状况 躯体情况 情绪低落,面带憔悴,双手交叉搓动,坐立难安,谈及聊天记录一事时,表情痛苦、焦灼。 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睡眠困难,偶尔感觉头晕、胸闷。 社会功能 工作状态不好,注意力很难集中。 与亲人关系疏远,对女儿的事情也提不起注意力。 一般印象 年貌相符,穿着时髦,面容整洁,礼貌待人,表情显沉重,心事重重,语言表达清楚,有逻辑。语速急迫,急于表达。有明确的求助动机 3.观察和他人反映 4. 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心理测量: SAS:标准分65;SDS:标准分50。 心理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症状标准: 来访者有一定的躯体症状:头晕、胸闷、失眠。情绪状态有焦虑、低落、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对社会功能已经造成一定的影响。 病程标准: 病程超过二个月但不到半年。 严重程度标准: 心理问题由现实原因引发(丈夫的聊天记录),表现出焦虑、失眠等症状。轻微泛化。有自知力。 与精神病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知情意三者不统一,无自知力,不主动就医,常伴有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改来访者均无以上表现。 根据许文新教授关于神经症的临床诊断标准,该来访者的病程不足3月,虽有反复的较明显的情绪问题,但对其社会功能并未造成严重影响,总体平评分不足6分。 4. 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与神经症鉴别 与一般心理 问题鉴别 该来访者的病程已经超过两个月,切有明显的诱发事件,有比较大的打击,至今情绪反应已经超过最初引发事件本身,有轻微泛化现象。 1 生物因素 3 父母的全力认同、亲朋的极大赞许,令他无法面对一旦婚姻出现问题,将不再满足众人的期望,这给她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2 存在不良认知“丈夫对其他女人那样说话就是对我对婚姻不忠”“我的婚姻应该是完美的“我对他这么好,他应该也这样对我”对待感情很谨慎,追求完美。丈夫是她生活的重心。 5.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 心理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无 6.对来访者问题的理论解释 暧昧聊天记录 A B C 6.1 合理情绪疗法理论介绍: 6.2 个案与理论的结合: 焦虑、烦躁、失眠 “丈夫对其他女人那样说话就是对我对婚姻不忠” “我的婚姻应该是完美的” “我对他这么好,他应该也这样对我” 7.咨询方案的制定 7.1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7.2 咨询目标的建立: 7.3 咨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7.4 咨询时间:一周一次,每次60分钟,共5次。 近期目标: 减少焦虑情绪;协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认知的片面性、偏激性,进行修正;协助来访者对追求完美的心理的客观分析;改善睡眠、头晕、食欲不振的情况; 运期目标: 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以合理的认知替代之。培养个人爱好,转移生活重心。客观看待个人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保持身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