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几个问题--秦晓文原稿.ppt

2010-4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几个问题--秦晓文原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4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几个问题--秦晓文原稿.ppt

求职应注意的礼仪 求职时最礼貌的修饰是淡妆 面试时最关键的神情是郑重 无论站还是坐,不能摇动和抖动 对话时目光不能游弋不定 要控制小动作 不要为掩饰紧张情绪而散淡 最优雅的礼仪修养是体现自然 以一种修养面对两种结果 必须首先学会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拒绝 仍然感谢这次机会,因为被拒绝是面试后的两种结果之一。 被拒绝是招聘单位对我们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什么地方与用人要求不一致,而不仅仅是面试中的表现。 不要欺骗自己,说“我本来就不想去”等等。 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再做努力。 必须学会欣然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接纳 以具体的形式感谢招聘单位的接纳,如邮件、短信 考虑怎样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更适应工作需要 把走进工作岗位当作职业生涯的重要的第一步,认真思考如何为以后的发展开好头。 Thank you * 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种基本类型:控制变量法。要点是:首先区分变量,明确哪些是要控制的变量;然后设法使控制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第二种基本类型是:证伪法。要点是:举出一个现象或事例,使其无法解释。 * 例1(北京市2006中考题)实验桌上有甲、乙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 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 ,比较 ,则 的一定是盐水。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 分析与解:由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可知ρ=P/gh,用液体压强计确定液体密度需要测量压强和液体深度两个物理量。所以,比较两杯中液体的密度大小,就需要控制压强(hˊ甲和hˊ乙)保持不变, 比较压强计的深度,则压强计的深度较小的一定是盐水。 36.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物体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图20所示的 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 答案 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h2小于h1。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 * 错例分析 有对比实验(自变量改变),实验现象正确,但无法判断是否控制变量(温度)。 例如: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上升。不挤压玻璃瓶壁时(或松手后),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回落。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 错例分析 有对比实验(自变量改变),有控制变量(温度),实验现象没描述清楚(没明确管内的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例如:用力F1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上升h1。用力F2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上升h2。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 例1.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规则。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 * 实验器材:白纸、铅笔、长条桌 实验步骤: 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写“一”时的声音。 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几次实验相比,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 实验分析与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得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 (1)实验器材:大广口瓶、橡皮塞、小闹钟 (2)实验步骤: 把小闹钟调至响振状态,要求能听到明显的铃声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