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知识点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十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和用法.ppt
求职应注意的礼仪 求职时最礼貌的修饰是淡妆 面试时最关键的神情是郑重 无论站还是坐,不能摇动和抖动 对话时目光不能游弋不定 要控制小动作 不要为掩饰紧张情绪而散淡 最优雅的礼仪修养是体现自然 以一种修养面对两种结果 必须首先学会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拒绝 仍然感谢这次机会,因为被拒绝是面试后的两种结果之一。 被拒绝是招聘单位对我们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什么地方与用人要求不一致,而不仅仅是面试中的表现。 不要欺骗自己,说“我本来就不想去”等等。 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再做努力。 必须学会欣然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接纳 以具体的形式感谢招聘单位的接纳,如邮件、短信 考虑怎样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更适应工作需要 把走进工作岗位当作职业生涯的重要的第一步,认真思考如何为以后的发展开好头。 Thank you 4.(2010年天津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句中“衣”、“袖”均为名词作动词,译为“穿上衣服”、“用袖子藏着”。(2)“亦不之虑”是宾语前置句,即“亦不虑之”。 答案:(1)后母慢慢地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2)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5.(2009年浙江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B]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 [D]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解析:C项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薄”,或形容词作动词,译为“看轻”,其余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作“使……悦(高兴)”“使……凶(受害)”“使……全(保全,真正得到)”。 答案:C 6.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解析:例句与B项中的“病”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病”,可译为“对……感动担忧”,“把……看作忧患”。A项的“病”理解为“成为病态”,动词;C项的“病”义为“患病”,动词;D项的“病”义为“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 答案:B 7.[A]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D]古者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 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 解析:解答这类试题,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A项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假设关系,分句间补充一个可译为“就”的连词“则”,很恰当。C项“教之所成”承前省略了“此”,用以指代“言为文章,行为仪表”;D项意为“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刑去惩戒他们”,原句省略了所带的宾语,补充的应该是代词“之”。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B项两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应该用“故”,而应该用“而”。 答案:B 8.[A]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 [B]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C]寡人请率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D]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但)无乐有上矣 B.(景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重难点2.doc
- 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2011中考真题)第4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19ppt).ppt
- 2012版高三数学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函数、导数及其应用.doc
- 2012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十二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二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2第一期保代培训记录.doc
- 2012第一科模拟样题.doc
- 2012雅思口语素材.doc
- 201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专题2第2单元 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研习(苏教版).ppt
- 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课件 实验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ppt
- 2012高考语文 第十四讲 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和用法.ppt
- 2013届高三第二轮复习:我国国家制度3我国人民政府111.ppt
- 2013届高考一轮数学复习理科课件(人教版)专题研究 导数应用.ppt
- 2013届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篇 导数及其应用专题一 高考函数与导数命题动向).ppt
-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上海市三区(徐汇、松江、金山)2013届高三(二模)语文.doc
-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doc
-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江苏省江海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语文试题.doc
- 2013年11月监理月报第六期(无照片).doc
- 2013年4月保代模拟题库.doc
- 2013年5月3日更新污水处理厂各单元运行管理手册.doc
- 2013年6月自主招生考试专业课复习大纲总汇.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