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万方数据
4万方数据
I摘要
研究目的:
1.了解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疾病的一般情况特点。
2.了解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点。
3.了解心房颤动患者其并发症脑卒中的情况。
4.了解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现状,重点调查有华法林适应症的患者未服用华法林的原
因,从而期望对临床医师在房颤患者的治疗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方法:
1.使用粤北人民医院电子病案检索系统,检索出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曾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心房颤动的患者,使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随机抽
样出 420 例。
2.使用粤北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 420 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相关
数据,其中,反复住院的患者采用最后一次住院的病历资料,余住院次数不计入统计。
3.对 420 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联系患者本人或家属,进行随访调查,详细
记录其基本特征、相关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生情况、目前服药情况,并进行 CHA2DS2-VASc
评分、HAS-BLED 评分。
4.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应用 t检验、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多因分析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
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成果:
1. 420 例心房颤动患者中,初发性、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的比例分别为:6.9%、
28.1%、46.4%、18.6%。在所有患者中,患者本人或家属知道患者存在房颤的有 64%,不知
道存在房颤的有 36%。死亡样本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所有调查病例年龄范围在 27~9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72.2±12.2 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比例随之增高,以 70~79
岁组为最,达 34.3%。≥60 岁的各年龄组房颤患者均为男性比例大于女性,<60 岁的其他
年龄组中,基本以女性大于男性为主。所有病例中,有过高强度体育锻炼占 18.6%,过度
万方数据
II
饮酒的只占 5.5%,重度吸烟的占 21.4%。三个生活习惯均以≥80 岁年龄组占比最少。
2.非瓣膜性房颤显著多于瓣膜性房颤患者,瓣膜性房颤与非瓣膜性房颤中性别存在统
计学差异,在瓣膜性房颤中,以女性多见。心房颤动患者的左房内径较正常参考值大,其
EF 值、左室内径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排名依次为:症状性心力衰竭
(77.4%)、老年(75.5%)、冠状动脉疾病(54.8%)、高血压(54.3%)、瓣膜性心脏病(28.3%)。
按年龄分组,症状性心力衰竭是所有年龄组共同的首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
压、冠心病逐渐代替瓣膜性心脏病,愈发占据重要的位置。按性别分组,高血压、瓣膜性
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失调、COPD、慢性肾脏病、孤立性房颤的性别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危险因素无性别上的统计学差异。症状性心力衰竭与慢
性肾脏病与心房颤动患者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其 OR 值分别是 2.503 及 2.283。
3.420 例心房颤动患者中,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有 23.3%,平均年龄为 72.0±11.6 岁,
其中,老年患者占 74.5%。瓣膜性房颤与非瓣膜性房颤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无明显
差异。年龄≥75 岁(P=0.037)、冠状动脉疾病(P=0.031)、睡眠呼吸暂停患者(P=0.014),
缺血性脑卒中组所占比高显著于无缺血性脑卒中组。
4.420 例房颤患者中,CHA2DS2-VASc≥2,即高脑卒中风险的占 90%,HAS-BLED 评分≥3,
即高出血风险的占 40.2%。抗栓治疗中一直坚持服用抗栓药的占 62.1%,从未服用抗栓药
的占 9.9%。剔除死亡病例后的 362 例患者,抗凝治疗率低(17.4%);抗血小板治疗率高
(45.0%),其中,以单用阿司匹林为主(37.6%)。未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中,究其原因,其
中有 53.0%的患者表示从未听说过华法林。抗心律失常治疗中,控制心率治疗是主要手段。
药物复律以胺碘酮为主,射频消融术手术复律成功率高。目前心率控制以β受体阻滞剂为
主,其次为洋地黄类。无论是瓣膜性房颤或非瓣膜性房颤,“上游”治疗药物以醛固酮拮
抗剂及他汀类为主。
最终结论:
1.本研究结果显示所研究房颤患者在房颤类型、年龄分布特点、相关危险因素、脑卒
中危险因素、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上的性质特点与国内外的文献报道相符。
2.本研究房颤患者的年龄范围为 27~95 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比例随之增高。
3.瓣膜性房颤与非瓣膜性房颤中性别存在统计学差异。
4.房颤患者的基础疾病病因危险因素单项分析排序依次为:症状性心力衰竭、老年、
冠状动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 VIP
- 2025年陕西铜川市事业单位招聘带编入伍高校毕业生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事业单位宣传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TCCIAT_0003-2019_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doc VIP
- 超声波探伤培训教材.doc VIP
- 2024年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pdf VIP
- 合并工作底稿完整版带公式.xls VIP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17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家具设计软件:SketchUp二次开发_(6).动态组件设计与应用.docx VIP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1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