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地球大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地球大气

Chapter 1 地球大气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铅直结构 大气的物理性质(自学) 大气各种成分和世界万物的关系 1、臭氧(O3) 南极臭氧洞 Dobson Units Dobson Units :1 DU = 10-5 m ozone layer thickness brought to STP(stratosphere); 100 DU = 1 mm 1、臭氧(O3) 1、臭氧(O3) 皮肤癌 2、二氧化碳(CO2) 来源:生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有机物质的燃烧和分解、火山喷发作用等 时空变化: 时间变化: a) 白天、晴天、夏季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黑夜、阴天、冬季 b) 工业革命前小于工业革命后 空间变化:水平:城市大于农村; 垂直:0~20km,含量最高;20km以 上,含量显著减少 2、二氧化碳(CO2) 3、氮和氧 二、水汽 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 二、水汽 3. 在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内,水汽是唯一能进行气、液 、固态三相变化的大气成分 4. 水汽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水汽在相变过程中都要吸收和放出潜热;其二水汽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所以,水汽不仅影响大气中的湿度状况,同时也影响地面和空气温度变化 三、大气中的杂质 气溶胶粒子对大气中物理过程和现象的作用 (1) 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阳伞效应 (2) 阻挡地面辐射,减缓地面的辐射冷却 (3) 降低大气的透明度,影响能见度 (4) 充当水汽的凝结核,对成云致雨有重要意义 火山喷发产生的气溶胶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 定义: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局部、甚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成分发生对生物界有害的变化 来源 自然过程形成:火山爆发、风吹扬沙和沙尘暴、雷击森林失火等 人为过程造成:工业和交通上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农业上化肥、农药的喷施,生活上制冷采暖的排放与泄漏等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 分布: 空间:垂直:主要集中在3km以下的低层大气中 水平:城市多,农村少;陆地多,海洋少 时间:冬季多,夏季少;清晨和夜间多,午后少 分类: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出来的物质 二次污染物: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互相作用或与大气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线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大气结构和垂直分层 大气结构和垂直分层 二、大气的铅直结构 对流层分层 下层、中层、上层、对流层顶(气流、气温、天气现象) 下层(摩擦层或行星边界层):0~2km 摩擦作用、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最强烈 气温、空气湿度等气象要素有明显的日变化、水汽丰富,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加大。 摩擦层(贴地层2m和近地层0—50~100) 中层:2-6km 空气运动以对流为主 有中云和积雨云出现,由云滴增大成雨滴的过程多在此层进行,因而是形成降水的重要气层 对流层分层 下层、中层、上层、对流层顶 大气结构和垂直分层 大气结构和垂直分层 大气结构和垂直分层 大气中的光、电、声现象 一.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大气中的散射现象: 1.蔚蓝的天空、霞光、曙暮光等是怎样形成的? 2.阴雨天气时,天空为什么呈现乳白色或灰白色? 大气中的折射现象: 3.蒙气差、海市蜃楼、彩虹、晕等现象的形成机理 大气中的衍射现象: 4.大气中华、宝光环是怎么形成的? 二、大气中的电学和声学现象 闪电 雷声 大气成分与农业 氮和氧 氮是生物固氮、工业氮肥和雷电固氮的唯一来源;02是维持人类和动物生命极为重要的气体,动植物都需要呼吸,并在氧化作用中获得热量来维持生命 氮、氧的配比变化,对生命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粮食和蔬菜的贮藏) CO2 植物光合作用随着环境中的CO2浓度增高而增加,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即为CO2补偿点。当CO2浓度继续提高,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变慢,当CO2浓度达到某一范围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值时的CO2浓度为CO2饱和点。 从光合作用对CO2要求的三基点为最低10ppm,最适1000ppm,最高3000ppm;目前大气中CO2浓度约为300ppm,因此在田间适当增加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生产率和水分利用率。 提高田间CO2浓度的主要措施有保持植被群体良好的通风状态、施CO2气肥和有机肥等。 大气成分与农业 SO2 工业污染气体,浓度低时植物通过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