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中皇后
兰中皇后 蝴蝶兰 一、蝴蝶兰简介 兰科(Orchidaceae) 蝴蝶兰属(Phalaenopsis) 学名: Phalaenopsis amabilis (L.)BL. 起源:1750年 吕宋岛 分布:南北玮23度之范围内 单轴性著生兰类,具有肉质互生叶、短缩叶,气生根和无限总状花序,喜欢高温环境. 外销市场:英国、美国、中国、和欧洲 二、形态特征 白花蝴蝶兰 红花蝴蝶兰 黄花蝴蝶兰 黄花蝴蝶兰 粉花蝴蝶兰 红心蝴蝶兰 鹅黄蝴蝶兰 蓝紫色蝴蝶兰 淡紫色蝴蝶兰 蝴蝶兰花语 我爱你、 幸福向你飞来 ◆ 蝴蝶兰是在1750年发现的,迄今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自然分布于阿隆姆、缅甸、印度洋各岛、马来半岛、南洋群岛、菲律宾以至台湾等低纬度热带海岛。台东的武森永一带森林及绿岛所产的蝴蝶兰最著名。品种类型 全世界原生种约有70多种,但原生种大多花小不艳,作为商品栽培的蝴蝶兰多是人工杂交选育品种。 ◆经杂交选育的品种有530多左右。以开黄花的较为名贵。有个称为“天皇”的黄花品种,堪称为“超级巨星”,讨价甚昂。至于蓝花品种亦较为珍稀。1952年与1953年的国际洋兰博览会上,台湾送展的蝴蝶兰连续两年获得金牌奖杯。1989年香港举办的第14次兰花展览,胡炳炽先生送展的一棵白瓣红唇的蝴蝶兰获得全场的总冠军奖。这些杰出的殊荣为蝴蝶兰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七、病虫害防治 八、蝴蝶兰的栽培 种植与养护 蝴蝶兰主要分布在热带低海拔沿海地区,最适生长栽培温度为白天25℃至28℃,夜间18℃至20℃。蝴蝶兰对低温十分敏感,长时间处于15℃时则停止生长,温度在15℃以下时根部停止吸收水分,叶片出现坏死黑斑,时间过长叶片开始变黄而脱落。每年在冬前和翌年初春(即采暖期前后)是北方气候多变时期,室内温度均达不到15℃,这是一年当中最难养护时期,应将兰株放在室内朝阳处,少浇水,必要时给地面洒水,晚上给兰株套袋进行保温。 Thank you! (5)煤病(又名煤烟病,英名?Sooty?Mold,学名Meliola?metlvtidiae?) 为害时机:一般发生于某些特殊品种,栽培时通风不良,日照较强时易 于发生,有时日照低时也会发生,成株叶片也较易发生。 症状:在成株叶片的叶缘,初期分泌汁液或被咖啡硬介壳虫寄生的叶片 正背花梗及花朵也会因虫体分泌蜜露,再感染煤烟病菌使叶缘汁液变成黑褐 色,影响植株观瞻。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通风;严重时可施用50%扑灭宁(Sumilex) 可湿性粉剂2000倍,可湿性粉剂1000倍23.7%依普同(福元精)(Roval)水粉剂 1000倍的药剂与灰霉病相近,可使用50%益发灵(Euparen),出口时仍需擦拭 叶背煤烟以利出口检验。 2、蝴蝶兰的细菌性病害: (1)软腐病(英名Softrot,学名Erwinia?chrysanthemi) 为害时机: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极易感染。 症状:各龄期蝴蝶兰叶片不同部位均可感染,叶片首先出现水浸状 (如图四),呈透明状软腐现象,蔓延速度很快,导致数天内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定期轮流喷施药剂30.3%铂美素(Achroplant)可溶性粉剂 1000倍液、63%铜锌锰乃浦(Cuprosan)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锌锰乃浦(Mancozeb)?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若有感染时最好整盆丢弃避免感染。 (2)褐斑病(英名Brown?Spot,学名?Pseudomonas?catteyae) 为害时机:全年皆可致病以高温多湿的夏天,特别是台风过后发生最为 严重颇似软腐病。 症状:各龄期植株均可被感染,初期叶片出现淡褐色水浸状斑点,再扩 大成为暗褐色或黑色不规则凹陷坏疽斑,周围具明显黄晕,有些出现为大型 水浸状斑,病斑周围出现环纹,湿度高时伤口破裂会出现乳白色的菌泥,最 后叶片干化而枯死。 防治方法:同上软腐病之防治方法 3、昆虫与小动物 (1)介壳虫 分布:寄生于兰花的茎、叶、叶鞘、花梗等部位。 危害状:植株生长衰弱,甚至萎缩死亡。 防治方法:栽培蝴蝶兰数量少时可采用人工清除虫体的办法,利用介壳虫 成虫只固定在一个地点,不会自行移动的特点,用软毛刷将蜡壳连同虫体一起 清除,并用水冲洗干净。另外可采用药物防治的办法,可用除介王喷洒,喷药 的时机以介壳虫处于3龄幼虫期、可移动、蜡壳尚未形成前喷杀最为有效。 (2)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