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doc
浅谈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王苑阳 2009442060 09级生物技术
浩瀚的宇宙广袤无垠,地球不过只是其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这颗体积不大貌似普通的蓝色星球却进化出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从而变得与众不同丰富多彩。关于地球的起源比较公认的假说是约66亿年前银河系里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约50亿年前尘埃星云开始收缩,轻的物质向外逸散重的物质向内部集中形成行星,而地球约于46亿年前形成。人类的历史只不过只有短短的数百万年该如何确定地球的历史呢?在地质学上科学家们将地壳演化历史用两种方法划分为若干时间单位: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利用地壳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规律测算地球岩石层的年龄,比如238U经过45.1亿年的半衰期蜕变掉一半,蜕变后剩下的原有同位素含量与蜕变形成的子同位素含量均可以测定,如此根据此元素蜕变公式即可推断出含有此元素的岩石的年龄。这种采用同位素方法测定的年龄,称为同位素年龄。相对地质年代,根据生物的发展演化将整个地质历史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地质历史上各种地质事件的结果和影响都可在地层岩石中留下一定的痕迹,其中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化石。生物的演变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化石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中所含生物化石化石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科学家们以生物演化为依据,建立了能反应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在这个表上,时间概念依次是宙、代、纪、世、期,与其相对应的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时间单位与地层单位一一对应,宙-宇代对应界,我们称在寒武纪时形成的地层就为寒武系。
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不同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化石按保存类型不同可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等,这些不同分类的化石亦可分为标准化石和非标准化石。在众多的古生物门类中,有些门类特征显著,演化迅速,在反应地质年代上非常灵敏,我们称之为标准化石,如只生存在古生代演化特征明显的三叶虫。非标准化石空间分布的局限性很大演化缓慢,在划分和确定地质年代是只能起辅助作用,如腕足动物舌形贝,其在寒武纪已经出现在现代海洋中仍然十分常见,在几亿年的时间内,这种化石从形态、大小到内部结构几乎没有显著变化。
地球已经诞生那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西方有上帝创世纪的故事,耶和华用了六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在中国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而实际上生命的起源却不如神话传说中那像快餐般的简单快速。从近年召开的国际生命起源学术会议提出的研究论文看,当代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可归结为两类:宇宙胚种说和化学进化说。有人认为导致地球上生命产生的有机物来自太空,一颗坠入地球原始海洋的彗星将生命之源带给了地球,即生命起源的宇宙胚种说,此种说法仍需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且遭到部分科学家的强烈反对,即便彗星带来了某些物质,但它们不是决定性的,生命所需的物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
关于宇宙胚种说和化学进化说都肯定了一点:生命起源于海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科学家的潜水器到达了海洋深处,他们发现这里存在着一个与地面完全不同的生物世界,这里一片漆黑不见丝毫光亮,来自地壳的能量将海水不断加热,热海水与玄武岩发生反应将岩石中的锰锌铜等元素淋滤出来,并散逸出大量的气体其中不乏硫化氢这类有毒气体,但即便如此这里仍有大量生物生存。海底热泉周围细菌大量繁殖,它们无法利用太阳能而是通过氧化硫化氢来获取能量,与耐高温的管状蠕虫、螃蟹、虾在此共生。科学家们推算这些生物的总量加起来比地面上的生物还要重。
与宇宙胚种说相比,化学进化说的得到更多证据的支持和肯定,为多数人所接受。1922年俄国生物化学家奥巴林提出化学演化说:原始地球上的某些无机物在来自闪电和太阳辐射的能量作用下,逐渐变成了原始地球上的第一批有机分子。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米勒用实验验证了这一假说,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混合在接有正负电极的容器中将加热沸水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容器,通电反应一周用冷凝水冷凝并接收反应产物,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四种是生物蛋白质中所含有的。1972年米勒等在上述混合气体中进行电火花放电,结果得到35种有机物,其中有1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迄今为止,用米勒模拟实验和其它类似实验,已能合成出20种天然氨基酸中的17种,剩余三种(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相信在改进技术之后亦能合成。生命物质化学演化可分为四个过程:无机小分子演化为有机小分子演化为有极大分子演化为多分子体系演化为原始生命。有机小分子的存在为生命物质的进一步演化提供了条件,有机小分子开始聚合为生物大分子如多肽、多聚核苷酸等,有极大分子进一步组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
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