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毕业设计(论文)-某城市拟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某城市拟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某城市拟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设计

中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PAGE PAGE 32 中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 工程概况 某城市拟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进水COD=480mg/l, BOD5=220mg/l,SS=350mg/l,NH4+-N=55mg/L,TP=7.0mg/l要求出水COD=80mg/l, BOD5=20mg/l,SS=30mg/l,NH4+-N=20mg/L,TP=3.0 mg/L日处理污水量20×104 m3/h。该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有60%的生活污水和40%的工业废水,污水中除有机物含量较高外,NH4+-N和TP的含量也较高。综合国家现行产业技术政策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限制、环境要求达到的污染物去除率、运转经济性、污泥处理等因素后,决定采用UCT工艺,工艺流程见图1。UCT工艺可以解决硝态氮对除磷的不利影响,特别对于碳氮比和碳磷比不高的污水,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进水 进水 旋流沉沙池砂池提升泵房 旋流沉沙池砂池 提升泵房 细格栅 粗格栅 粗格栅 初沉池二沉池加氯消毒间房UCT生化池池 初沉池 二沉池 加氯消毒间房 UCT生化池池 河流污泥泵房鼓风机房 河流 污泥泵房 鼓风机房 泥饼外排污水脱泥机房 泥饼外排 污水脱泥机房 图1工艺流程 进水首先经粗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固体,然后由进水泵房提升流经细格栅、旋流沉砂池进一步去除悬浮固体和细小的砂粒,之后进入UCT反应池,经二沉池沉淀后排入河流。 3 粗格栅设计 3.1 格栅的工艺原理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在污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留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污物。在水处理流程中,格栅是一种对后继处理构筑物或水泵机组具有保护作用的处理设备。 3.2 设计说明 在进水前池设置了钢丝绳式粗格栅6台,安装角度为75°,栅条长度为5m,栅条间距d为25mm,装深度为17m。格栅的截污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拟采用中格栅,而提升水泵房选用螺旋泵,为敞开式提升泵 3.3 常规设计原则 1、设置在水泵前的格栅,其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而定。 2、污水处理前的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人工清除格栅以25~40mm为宜械清除格栅以10~25mm为宜;最大间隙40mm。 3、根据污水水质的实际情况设置粗细两道格栅。 4、泵前的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时,水泵后可不再设置格栅。 5、栅渣的量与当地的特点、格栅的大小、污水的流量和性质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因素有关。 (1)格栅间隙在15~25mm时,栅渣量取0.1 0~0.05 m3/10 (2)格栅间隙在30~50mm时,栅渣量取0.01~0.05 m3/l0 6、若采用机械格栅时,格栅的数量不宜少于两台,若为一台时,应设置人工清除格备用。 7、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 m/s。 8、格栅前渠道内的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 m/s。 9、格栅的倾角宜采用45度~70度,若采用机械格栅,倾角可达80°。 10、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11、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面高出设计水位0.5m,工作台上应安装安全和冲洗口,工作台过道宽度不应小于0.7m,正面过道宽度按照清栅方式确定,人工清栅时不小于1.5m。 12、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除水利传动外)一般宜设置在室内,或采用其它保护措施。 13、机械清理的齿耙的移动速度为5~1. 14、格栅的栅条断面形状按表3-1选用。以上内容为设计参考资料[6] 表3-1栅条断面形状及一般尺寸和局部阻力系数 栅条断面形状 一般采用尺寸(mm) 公式 说明 正方形 边长20 ε取0.64 圆形 直径20 β=1.79 锐边矩形 宽10、厚50 β=2.24 迎水面为半圆形的矩形 宽10、厚50 β=1.83 迎水面、背水面均为半园形的矩形 宽10、厚50 β=1.67 3.4 设计参数: 栅前流程:v=0.40~9 m/s 取0.6 m/s, 栅后流速:v=0.6~1.0 m/s 取0.8 m/s, 采用中格栅,栅条间距:16~25 mm 取20 mm 栅渣截留量:0.01~0.1 m3/10 m3污水 取0.05m3/10m3污水 倾角一般为:600~700, 取α=600 栅前水深:h=0.4m 栅条宽度:S=0.01 m 进水渠宽:B1=0.75 m 进水渠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α=200 设计流量:平均日流量Qd =2×105m3 取总变化系数Kz=1.55,则最大日流量Qmax=2×105m3/d×1.55=12916.7 m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