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微波概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微波概论

1.2 微波及其特点 微波是电磁波谱中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它属于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即频率最高)的波段,其频率范围从300MHz(波长1m)至300GHz(波长0.1mm)。通常又将微波波段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四个分波段,在通信和雷达工程上还使用拉丁字母来表示微波更细的分波段。 转发器系统 2、卫星通信 利用人造卫星作为转发站的卫星电视广播具有通信距离远、服务区大、传输的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图象质量好、灵活性强以及可实现多址通信等优点。它既是国际又是国内通信和广播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同步卫星通信和同步卫星广播。 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每转一周为23小时56分4秒)。处于赤道上空约36000Km处的卫星称为与地球旋转同步的卫星。 如下图用三颗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等间隔地球发射宽度为17°-18°的波束,即可覆盖整个地球,从而实现全球通信或广播。 C波段地球同步卫星的应答器频率在3400MHZ和5250MHZ之间。表2列出了一个24信道应答器的各下行链路的中心频率,每个信道有40MHz的总带宽,其中36MHz用来传送信息,剩下对重叠的频率采用不同极化加以区别。 3、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用通信设备,如电话机、寻呼机、调制解调器(modem)等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一般来说,蜂窝系统使用100W的发射机,它可覆盖半径为0.5~16公里的区域。手机的发射功率通常小于10mW。下表列出了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分布。 4、雷达系统 雷达也称为无线检测和测距,是微波技术最普遍的应用之一。 (1)雷达方程 一般的无线系统的通信链路如图所示,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距离为R,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有效孔径分别是 和 , ①设输入到发射天线的功率是Pt,离天线的距离为R处的功率密率ω0,如下 式中,et是发射天线的辐射效率。 ②对于定向发射天线,功率密度为 式中,Gt是增益;Dt是发射天线的方向性。 ③接收天线接收的功率为 式中,Gr是接收天线增益;λ是信号波长,因此 该式称Friis无线链路公式,它反映接收天线接收的功率。 ④在雷达系统中,发射信号在目标上散射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接收天线收集散射波返回到它的那部分能量。一般情况下,发射机和接收机都使用同一天线,如图所示。 设输入到发射天线的功率是Pt,它的增益是Gt,入射到目标上的功率密度为 式中,A是发射天线的有效孔径。 ⑤ 雷达截面 式中,ωr是距离 r处的各向同性散射功率密度;ωi是入射到目标物体上的功率密度。 ⑥ 利用目标的雷达截面可以求出被目标截获的功率如下: ⑦从目标返回到接收机的功率密度是: ⑧ 由天线的最大有效孔径面积Ae与天线方向性的关系为: ⑨ 在接收机输入处得到的功率是: (2)脉冲雷达 脉冲雷达采用测量微波脉冲信号来回传输的时间决定目标距离。典型的脉冲雷达系统方框图为 (3)多普勒雷达 若目标沿雷达视线方向有速度分量,则由多普勒效应返回的信号相对于发射频率将有频率偏移。若发射频率为fo ,目标的径向速度为v,则频率偏移(或者称为多普勒频率)为: 其中c是光速。则接收频率为fo ±fd ,其中正号相应于趋近的目标,而负号相应于远离的目标。 典型的多普勒雷达系统如图所示 1.4 微波传输 1、大气的影响 微波频率下介电常数经验公式: 式中,P是以mbar(1mbar=100Pa)为单位的大气压;T是热力学温度;V是以mbar表示的水蒸汽压。压力和湿度比温度随着高度更快地减小。介电常数随着高度的变化引起了无线电波向着地球弯曲, 若天线在地面上高度h处,应用几何关系可以给出到地平线的视线距离为: 式中R是地球半径。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介电常数的降低将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