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短波通信系统
1
关键概念
相干带宽 (coherent bandwidth) :
指某一特定的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内的任意两个频率分量都具有很强的幅度相关性,即在相干带宽范围内,多径信道具有恒定的增益和线性相位。相干带宽近似等于最大多径时延的倒数。从频域看,如果相干带宽小于发送信道的带宽,则该信道特性会导致接收信号波形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即某些频率成分信号的幅值可以增强,而另外一些频率成分信号的幅值会被削弱。
相干时间 (coherent time) :
相干时间就是信道保持恒定的最大时间差范围,发射端的同一信号在相干时间之内到达接收端,信号的衰落特性完全相似,接收端认为是一个信号。如果该信号的自相关性不好,还可能引入干扰,类似照相照出重影让人眼花缭乱。从发射分集的角度来理解:时间分集要求两次发射的时间要大于信道的相干时间,即如果发射时间小于信道的相干时间,则两次发射的信号会经历相同的衰落,分集抗衰落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短波通信的基本概念
按照CCIR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Radio Consultative Committee) (1993年起,ITU-R)的规定,短波是指频率为3-30MHz,波长为100m-10m的无线电波。
利用短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称为短波通信,又 称为高频(HF)通信。
短波(shortwave)的定义
短波通信
短波通信实际使用范围为1.5-30MHz。
优点
勿需中继站就可实现远距离通信
短波通信的特点
技术成熟、完善
机动性强、使用灵活
建设周期短、建设和维护成本低
对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抗毁性强
缺点及对策
频带窄、容量小
短波天波信道是变参信道
广泛采用单边带调制技术
采用实时选频技术
多径效应严重导致信号衰落
分集接收技术、扩频技术
时频编码/时频相编码及检测技术
大气和人为干扰严重
扩频技术
地波:
1.5~5 MHz。
短波传播方式
短波通信实际使用范围为1.5~30MHz。
短波地波传播特性
大地吸收导致传播损耗
地面导电性能越好,传播损耗越小
电波频率越低,传播损耗越小
垂直极化波比水平极化波衰减小
(利用地波进行近距离通信的频率范围大约
是1.5?5MHz)
(通常采用辐射垂直极化波的垂直天线)
一)短波传播的形式
大地吸收导致传播损耗
结论:地波的衰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即使使用1000W的发射机,陆上传播距离也仅为100km左右,所以这种传播形式不宜用作无线电广播或远距离通信。
电离层
电离层是指从距地面大约60公里到1000公里处于电离状态的高空大气层。
1. 电离层的形成
电离:高空大气层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大气气体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游离出来,形成离子和自由电子。
电离现象显著的区域称为电离层。
D层:
60~90km
E层:
100~110km
ES层:
120km
F1层:
170~220km
F2层:
225~450km
电离层基本分层特性
D层
太阳升起时出现,太阳落下后消失
短波以天波传播时将穿过D层
短波穿过D层时严重衰减
在白天,D层决定了短波传播的距离、发射机功率和天线增益
(吸收层)
E层
电离开始后可反射高于1.5MHz的短波
出现在太阳升起时,中午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减小;太阳降落后,对短波传播不起作用
ES层
具有很高的电子浓度,能将高于短波波段的电波反射回来
(E-sporadic 偶发E层)
偶尔发生
如何利用尚待研究
F层
白天有两层:F1层和F2层
F1层夜间消失,常出现于夏季
F2层电子浓度白天大夜间小、冬大夏小
适合远距离短波通信
(反射层)
电离层各层高度与电子密度的关系
电子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D、E层夜间消失;
F层中午(白天)有两层;F1层夜间消失。
最高可用频率
(MUF, maximum usable frequency)
它是指在实际通信中,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最高频率。
对应于电离层各分层的电子密度,都存在一个相应的最高频率fv,也称为临界频率。
最高可用频率(MUF)
在此频率时,该层对垂直入射的(入射角φ=00)电波将起到反射作用;而当频率高于fv时,垂直入射的电波将穿出该层,因此不能为收发用户提供短波通信链路。
如果电波是以φ00的入射角斜射电离层,频率为fv的电波不会穿出该层,而当更高的某一频率fob时才穿出该层。 fob被称为入射角为φ时的最高可用频率,它可表示为:
显然, fob ≥ fv。
h’
d
d
h
h’
f
f
F
为什么在同一电离层高度上有多个工作频率?
MUF是电波能返回地面和穿出电离层的临界值。考虑电离层的结构随时间的变化和保证获得长期稳定的接收,在确定线路的工作频率时,不是取预报的MUF值,而是取低于MUF的频率F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富士达各功能电梯地址码(1)(1).pdf VIP
- 理光 Pro 8300S 8310S 8320S 8310 8320 复印机中文故障排除手册.pdf VIP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pptx VIP
- 教学成果推广的“四方联动”机制与实施策略.docx VIP
- 序篇 不忘初心(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ppt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新教材).pdf
- 理光 Pro 8300S 8310S 8320S 8310 8320 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理光 Pro C651EX Pro C751EX Pro C751生产型彩色复印机维修手册.pdf VIP
- 吊装作业安全经验分享.ppt VIP
- 理光 Pro C901 C901S 901 生产型彩色复印机中文现场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