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大陆)区域社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一、关于中国区域的划分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一)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二)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三)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四)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州)等。 (五)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庆)等。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九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4)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产业损害调查局三氯乙烯反倾销案产业损害调查问卷.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产业损害调查局乙醇胺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产业损害调查问卷中国大陆进口商调查问卷.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关于对原产于台湾地区长春人造树脂厂股份有限公司的进口苯酚的新出口商复审裁定.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_13745-).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化初始信息通报(摘要).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产评估师.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用缴款书填写须知.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格证书工种分类.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源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罚法试题与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