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呼吸 生理学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一)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原始动力:呼吸运动 1、肺弹性阻力 来源:肺组织弹性回缩力+肺泡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 在液-气界面上,由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而使表面积趋向于缩小的力。 不同状态下胸廓弹性回缩力对呼吸的影响 肺泡气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转运 物理溶解:氧的溶解度很低,血液中溶解的O2极少,占运输总量1.5%。 化学结合:血红蛋白结合与O2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O2,占98.5%。 血红蛋白氧容量:特定条件下,每升(L)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负载的最大氧量。(190~200ml/ L血液) 血红蛋白氧含量:每升(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动脉血约 -190ml/L血液 混合静脉血-140ml/L血液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氧含量占血红蛋白氧容量的百分数。 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分别为95%、75%。 脑干呼吸中枢部位 延髓呼吸神经元 背侧呼吸组(DRG) 腹侧呼气组(VRG) 脑桥呼吸神 吸气神经元 呼气神经元 跨时相神经元 CO2 对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过程 (一)物理溶解: 物理溶解约占CO2运输总量的5%。 (二)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约占CO2运输总量的95% 化学结合 二、CO2的运输 碳酸氢盐形式占CO2总运输量88%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占7%。 C02碳酸氢盐形式的运输形式 不需酶催化,受Hb含O2量影响. 组织 CO2 CO2+HbNH2 HbNHCOOH HbN H2+ CO2 CO2 红细胞 肺泡 C0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运输形式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 指中枢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妊娠6-7个月才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分娩时达高峰。早产儿因Ⅱ型细胞尚未发育成熟,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大,出生后6-12h内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面部灰白或青灰,病理检查:肺透明膜样变。 成人肺炎、肺栓塞等疾病时,也可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而发生肺不张。 正常及几种异常情况下顺应性曲线 2、胸廓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处于自然位置:肺容量 = 肺总容量的67% 无回弹力 小于自然位置:肺容量﹤肺总容量的67% 向外的回弹力 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大于自然位置:肺容量﹥肺总容量的67% 向内的回弹力 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胸廓是一个双向弹性体,其弹性回缩力的方向视胸廓所处的位置而定。 无 向外 吸气的动力 向内 吸气的阻力 (二)非弹性阻力 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 气道阻力约占非弹性阻力的 80%~90%。由气流流速、气流形式和气道管径决定(主要来自主支气管以上的大气道)。 在疾病情况下细支气管对气道阻力影响很大。气道阻力增加是临床上通气障碍最常见的病因。 R ∝ 1 / r4 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一)肺 容 量 肺容量:肺容纳的气体量 1.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500ml 2.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1500-2000ml (反应吸气储备)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900-1200ml (反应呼气储备) 4.余气量:最大呼气末尚留存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余气量。1000-1500ml 5.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所留存的气体量. = 余气量+补呼气量.肺气肿病人? 6.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男:3500ml, 女:2500m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