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口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试卷详解.doc

大路口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试卷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路口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试卷详解

梁山县大路口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1.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 A.《史记》??????????????B.《新语》???????????????C.《楚辞》??????????????D.《论语》 2.大型历史剧《汉武大帝》你看了吗?汉武帝刘彻采取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他曾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骚扰(  ) A.犬戎族????????????????B.山越族?????????????????C.匈奴族????????????????D.乌桓 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4.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5.“打虎拍蝇”入选2014年度热词第三。“老虎”喻指位居高层的腐败官员,“苍蝇”则指身处基层的腐败官员。“打虎拍蝇”反映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既形象又深刻。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西汉在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司隶校尉 6.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西汉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在这里你将学习(  ) A.法家治国之道????B.《孙子兵法》???????C.书法艺术????????????D.儒家经典 7.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 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广告词“丝绸之路起点,华夏文明之源”所推介的城市应是(  ) A.河南洛阳????????????B.江苏南京?????????????C.浙江杭州????????????D.陕西西安 9.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 A.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C.造纸技术????????????D.制墨技术 10. (2015·山东济南初三学业水平模拟卷·3)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 11.电视剧《大槐树》讲述的是山西洪洞县人们移居山东等地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结果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平衡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12.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③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④首都临安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日本????????????????????????????????????????D.回族的形成 14.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胡人的兽医术、相马术,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形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B.民族征服???????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