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莲花落详解.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原莲花落详解

莲花落 一、何谓莲花落 莲花落,也称作 “莲花乐”、“莲花闹”,是一种原始的剧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期的“散花乐”,最早是见于南宋。莲花落原叫“落花”,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佛祖的塑像坐在莲花宝座上,莲花是佛家的花,因此叫莲花落。 历史上唱诵佛歌时有“一朵两朵莲花落”和“莲花开时众生乐”之说,那时起“莲花乐”就与“莲花落”名称通用,莲花落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那时的名称叫“落花”,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 “莲花落”是说唱艺术,是曲艺艺术门类中的一大曲种。在这一曲种内部,还可以按地域的不同而细分,如:江西莲花落、闽东莲花落、太原莲花落、陕北莲花落、汉中莲花落、十不闲莲花落、广西零零落、山东落子、绍兴莲花落等。 太原莲花落 (1)起源 莲花落传入山西是在清朝道光年间。那时,河南闹水灾,许多难民逃到山西,他们把莲花落也带到了山西,于是在山西晋中一带就有了唱莲花落的流浪艺人,一些当地人也用晋中方言来演唱莲花落,被称为“晋中莲花落”,又叫做“晋中落子” 后来在语言、唱腔、表演、句文、句式、节奏、板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原来的晋中话改为了太原方言,太原莲花落就是在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太原莲花落 说唱词 至于莲花落的说唱词,以说为主,以唱为辅,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这种段落结构的形式及演唱方式。在说段与唱段中:以曲艺小段为主,唱段少,一般多在首段演唱。而句式为八字句、十字句以及不等字句的长短句,也叫自由句式 太原莲花落 曲调 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 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 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等。 配乐 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此为“七件子”。 语言特色 特殊词汇:在太原莲花落中有很多地道的太原方言词,在《窦仙姑》中“penɑo”(“打拼”之意) “ɑzɑ”(“极度的丑陋,使人反胃”之意,含贬义)等等。还使用了很多当地俗语,比如 “着急马趴” 都是太原方言。 语气词的使用:太原方言中常在句末添加一个语气词,这一点在太原莲花落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哇” “咧” “啊” “哎”等都是常见的语气词。 重叠词的使用:太原莲花落中频繁出现重叠词, “车本本” “票票”等。 角色分工 演唱莲花落共分三种角色: “包头” 、“画面儿” 画底儿“ 演出阵容 单底儿、单面儿,至少四个人;双底儿、双面儿,至少八个人。 卖艺人 沿街串巷的卖艺人,则大多为盲女瞽叟。每于夕阳西下,便沿街拉奏胡琴,弹拨弦子,高歌小曲,以此博得行人住户的同情,赐与小钱,维持生计。 传统曲目 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为胜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当地人熟悉的汉族民间传说。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等;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夫妻挑水》等。 唱词 《卖花生》 自由市场是好热闹,作买卖的人们还真不少,张大爷拿的一筐大红枣,拉开腔调喊声高:哎,快来买是快来挑,我的这枣儿是核核小,大枣儿是小核子,小枣儿是没核子,随便你拣来是随便你挑,核核大了不用你们掏票票。人们看见伢的枣儿好,争先恐后把钱掏,你三斤是他五斤,这一筐枣儿就卖光了。 旁边有个愣后生,提溜的花生是两大包,见张大爷的枣儿卖的快,也学上伢的腔调喊声高:哎,快来买是快来挑,我的这花生是仁仁小,大花生是小仁仁,小花生是没仁仁,随便你拣来是随便你挑,仁仁大了不用你们掏票票。 后继无人,走向消亡 九十年代后,太原莲花落基本销声匿迹,走向衰亡。 2010年,山西省太原市的“莲花落”,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项目类别。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