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价问题的处理
成品油定价模型
问题重述
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等)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成品油的合理定价对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成品油市场运行机制先后经历了完全计划经济阶段,双轨价格过渡阶段,与国际油价间接接轨阶段等多个主要阶段。自2009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共调整17次,其中12次上调,5次下调,但是,国内成品油油价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期间,国内成品油价格出现了不降反升的情况。油价的上涨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每到成品油调价窗口期,油价话题总会引发热议,与此同时,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遭到了广泛质疑,定价机制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请针对中国国情,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可靠数据,通过数学建模,提出“更为可靠”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提供一篇报告,说明“新定价机制”的优势。
问题分析
国内当前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是原油成本定价-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现货价格的加权平均值(布伦特:迪拜:米纳斯=4:3:3)为基准,再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运费、炼油厂的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利润率是参照2004年国内加工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5%确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为回归系数
为回归系数估计量
X1为国际原油价格
X2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指数
Y为国内成品油油价
为随机误差项
为判定系数
α为检验水平
Q为误差平方和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模型1.
为了简化模型的建立,我们排除国内与国际油税的区别,只从近几年的走势分析国内与国外油价的情况。因为在我国实行的是与国际接轨油价机制,即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来调整国内油价
1.分析
由近几年国内汽油价和国际原油价格对比走势图,可知:
(1)2005-1-1到2005-7-1之间,国际油价与国内汽油价呈负相关关系
(2)2005-7-1到2006-7-1之间,国际油价与国内汽油价呈正相关关系
(3)2008-1-1到2008-11-11之间,国际油价与国内汽油价格基本成线性关系,但是2008年中出现了进口原油价格高于国内汽油价格的“倒挂现象”
(4)2008-7-1到2009-1-1之间,国际油价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然而国内汽油价格却没有太大的跌幅,甚至还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情况
(5)2009-1-1到2010-5-1之间,国际油价回升,国内油价也随之上升,但是国内汽油价格几乎已经是进口原油价格的两倍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内成品油价格(在本文中以国内汽油价格代替)只随着国际油价上升而上升,随着国际油价下跌而出现轻幅度的下跌。我国实行的是与国际接轨油价机制,即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来调整国内油价。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越来越多,2004年总量达1亿吨,占我国石油消费量的约40%。2010年,共进口石油2.39亿吨,占我国石油消费量的55%
X1 53.81 49.16 59.84 58.65 64.26 69.86 X2 9644 9644 9644 9644 10682 10682 Y 70.24 75.2 72.72 77.54 84.41 88.6 对本模型来说可表为:
X= Y=
即
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参数
选取估计值,当βj=时,j=0,1,2时,误差平方和
达到最小。
为此,令
经整理化为以下正规方程组
正规方程组的矩阵形式为
当矩阵X列满秩时,为可逆方阵,上式的解为
将上式代回原模型得到y的估计值
而这组数据拟合值为,拟合误差称为残差,可作为随机误差的估计
而为残差平方和,即
求无偏估计
的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指的是是Y的线性函数;的期望等于β;在β的线性无偏估计中,的方差最小。
服从正态分布
~
记
对残差平方和Q,EQ=(n-m-1),且
(本模型n=6,m=2)
由此得到的无偏估计
是剩余方差,s称为剩余标准差
对总平方和SST=进行分解,有
SST=Q+U , U=
其中Q是以上定义的残差平方和,反映随机误差对y的影响,U称为回归平方和,反映自变量对y的影响。上面的分解中利用了正规方程组。
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
因变量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