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国市各村的由来MicrosoftWord文档详解
安国各村的由来
民主街:位于祁州镇内北部,建国初建村。光明街:位于祁州镇内中北部,建国初建村。农民街:位于祁州镇西南部,清代建村,原名西南关,建国初更名为农民街。药市街:位于祁州镇内东南部。明清时已形成药市区,建国初建村,沿袭药市称谓。西关街:位于祁州镇西北部。解放后建村。东关街:位于祁州镇东北部。解放后建村。北大街:位于祁州镇内中部,民国时称南关西街,1950年命名为建设街,1954年改名北大街。南大街:位于祁州镇内南部,建国初建村。东大街:位于祁州镇内中东部,民国时称东升街,建国初改称东大街。孟庄:相传金代建村,章宗年间(1195年左右),孟姓一户因战乱逃于此定居,取名孟家庄,后简称孟庄。八五:相传宋时建村,位于唐河故道旁,后河床移动留下一片高地建成村庄,名留村,后演化为流村。为纪念1958年8月5日毛泽东主席来此视察,1969年改为“八五”。视察地建有“毛主席视察纪念馆”。杜庄:相传明初山西几户杜姓人家迁居到此,故名杜庄。观音堂:相传此地有座观音庙,吴氏人家在此建村,取名观音堂。建村年代不详。1966年更名为永革庄,1982年又复名观音堂。
南七公、北七公:为纪念元初镇国大将军贾辅,改村名“齐供”后演化为“七公”,明朝分村而治,南北七公之名形成。常庄:相传宋时建村,明初常姓移民于此,遂名常庄。韩村:相传宋时韩姓移民迁于此,取名韩村。村东有古墓5座。路根:相传元末山西移民至此,有部分人在路旁定居,后形成村庄, 取名路根。梨园:原是一片梨园,由新安村迁来几户人家,居梨园一侧,故名梨园。新安:相传宋代建村,因辛、安两姓居于此,取名辛安,后演化为新安。杨翟:相传宋代建村,取村民杨、翟之姓,名杨翟。侯村:相传建村晚于领村“西徐”,取名后村,后演化为侯村。西徐:相传唐代建村,徐姓人家由安国城(今西安国城村)迁来。因地处县城西,取名西徐。营二里:明末蔡姓人家由束鹿县迁来建村,取名蔡家营。清时与相距2里的侯村在人事、经济方面来往甚密,为表示这一关系,改名营二里。西李王庄、东李王庄:据吕氏碑文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山西移民于此建村,因李姓较多,故名李家庄。民国26年(1937年)由定县划归安国县,与小王庄合并,名李王庄。1961年又分为两村,因地处西部,故名西李王庄,东部名东李王庄。东柴、西桄、东桄:相传明代建村,原为3小村共名“三合庄”。清代3村分立,将村庙内一棵大树三村分之,分东树桄者名东桄村,分西树桄者名西桄村,分树枝毛柴者名柴蓠,又称柴里,后柴里分为东西两村,因方位称东柴里。后简化为东柴。
相传王莽赶刘秀,把刘秀追到西柴里现址,当地贫穷,他在柴禾垛里避过一难,就称此村为柴里,再逃到东柴里现址,也是在柴草垛里避难,因为西边有一个柴里,这儿又一个柴里,就叫东柴里南仕庄、北仕庄、西仕庄:相传原名许由村,后外地移民来此,在村南建村。村民希望多出人才,取名仕庄。明万历间(1573-1620年)分为3村,因方位称谓。西王奇、东王奇:地处月明河北岸。相传明末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其中一秀才见此地草茂林丰,地势奇异,汉道:“此地王气生,必有贵人出”,遂定居于此,取名“王气”。后雅化为“王奇”。清初,一部分村民东移建村,称东王奇,该村称西王奇。
贾村:相传宋代建村,因处祁州城(今县城)南关东南里许,每年药材庙会期间,贾户常居于此,故名贾(gǔ)村,后习惯称为贾(jiǎ)村。东张庄:据张氏家谱记载,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6户张姓移民在此定居,名张家庄。为与县内同名村区别,因方位称东张庄。流霜:西汉建村。清末,从门东乡中阳村迁出3户人家在流霜村东北定居,称小中阳,为流霜属村。伍仁桥:南邻磁河,古为水陆交通要道。盛产紫皮大蒜。相传明初伍仁村弟兄五人在此开店,取名五人店。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朝廷拨银建成五拱石桥“万寿桥”后,改名为伍仁桥。
王奇庄:位于月明河故道,多为沙壤。清初少数住户从西王奇迁出至西南1公里许建村,取名王奇庄。北徐辛庄:相传明中期从山西老鸹窝迁来徐、辛两家建村名徐辛庄。小唐河从村中横穿而过。民国初,以河界分村,此村处河北侧,故名北徐辛庄。东河、西河:建村年代不详,因处月明河东西两侧,称东河、西河。舍二村:相传有两人曾任舍人官职,在此建村,后起名舍二村。伏村:清时称付村,后演化为伏村。西长仕、东长仕:相传宋时赵氏家族 有人官居长史,辞职后定居于此,称村名长史。后分东西两村,因方位称西长史、东长史,后演化为西长仕、东长仕。子娄:相传唐移民时,从山西迁来井、匙诸姓建村。当时织柳斗、柳篓者多,因名织蒌村。明代又有山西移民补充到此,改织蒌为子娄。霍庄:相传明时南流村霍姓1户在村北另立1庄,取名南流霍家庄。民国初改名霍家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案】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详解.ppt
- 学案】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八章第2节农业地域类型详解.ppt
- 学案】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六章第2节人口的变化空间课件详解.ppt
- 学案】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十三章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件详解.ppt
- 学案】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十七章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课件详解.ppt
- 学案】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十三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详解.ppt
- 学案】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十二章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详解.ppt
- 学案】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十八章第3节中国区域地理课件详解.ppt
- 学案导学课题结题(课件)详解.ppt
- 学案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详解.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