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庄简介 周庄水韵的“水韵”指什么? 周庄印象 双桥 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1、“还有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思考:⑴语段中描绘了哪些画面? ⑵作者对此有何评价? ⑶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印象是什么? 1、第三次游周庄描绘了什么景色?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文中描绘了节日夜景下五彩缤纷的周庄,表现了改革开放后的人们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及对改革开放的讴歌之情。 你所得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哪些? 课堂小结 第一部分叙述了周庄水乡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河水、波光、倒影、古桥、小舟、行人、游客,古雅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学习目标 1.了解景物描写的时空顺序,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 2.进一步领悟如何在一篇记叙文中安排详略。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散文中的作用(重点) 4.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难点) 5.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感及应用能力。 第一次: 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似迷蒙的水墨画。 第二次: 冬天雪后积雪斑斑的周庄似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第三次:春夜张灯结彩的周庄似七彩 油画 ⑵作者前两次到周庄的感受不同? 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版 画:指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木版、石版、麻胶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国画。 (3)两者有何不同? 分别是: “水墨画”和 “版画”。 水墨画特点: 一切景观全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迷离朦胧的美感 第一次: 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似迷蒙的水墨画。 欣赏水墨画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来雨雾中周庄的飘忽宁静而又恬淡幽雅,给人幽深、飘忽、朦胧的感觉。 版画特点:黑白分明,线条流畅,带有一种古朴典雅的神韵。 第二次: 冬天积雪斑斑的周庄似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欣赏版画 形象地写出了雪后日出的周庄的特色,给人以色彩鲜明、耀眼眩目的感觉。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次到周庄的语段,用以下提示品析本段语言。 提示: 1、修辞手法的运用。 2、句式的长短与整散。 3、语言的音韵美:叠词、反复 构成动听节奏;押韵、声音的平仄起伏 4、按时令写景, 多角度写景。 1、“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拟人,把阳光人格化,突出了阳光的温暖、轻柔,给人舒适的感觉。 2.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形成节奏的参差美。 3.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雪融化的声音用“滴”“淌”“渗”动词形容,用词丰富不单调。 4..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运用通感、比喻、拟人,从视觉和听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声的缠绵细腻,富有柔情的特点。另外,叠词的运用,产生音韵的和谐美。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3、作者两次到周庄时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周庄水韵的? 视觉:色彩 第一次: 第二次: 视觉:色彩 听觉:声音 略 写 春夜张灯结彩的周庄七彩油画 节日夜景 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时 间 时间先后 空 间 岸上 河中 天上 地上 岸上的彩灯、倒影、花船、丝竹管弦声、礼花、彩光、欢呼声等; 河中 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由静到动,充分展现了水光相映,摇曳生辉的情态。 作者为什么写三次游周庄,第三次为什么详写? 作者多次游周庄水乡,这正表明了周庄景色情韵深深吸引着作者,单凭一次游览,难领悟其奥妙,体会其神韵。一次、两次、三次,仔细观赏,细细品味,才能多角度地领悟其境界之妙处。所以本文写了三次周庄水乡之游,感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所以第三次周庄游详写。 作者描写节日周庄的夜景所要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思想情感 * * *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关介绍,识记文学常识。 2.初步感知课文,理顺文章结构。 3.体会修辞手法在写景散文中的作用(重点) 4.培养感受美,领悟美的能力。(难点) 赵丽宏,男,当代作家。1951年生,大学毕业后,曾任上海《萌芽》文学杂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