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作用.ppt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作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作用

山谷风 降温快(冷源) 降温快(冷源) 降温慢(热源) 山风 分析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程度日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若你是一名城市环境保护的专家,在该城市的工业区、商业区及住宅区的布局不作调整的情况下,试提出减轻商业、住宅区大气污染的措施。 提示:白天,山坡受热快;夜晚,山坡降温快 想一想 ①材料一:四川盆地地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 ②材料二:夜雨寄北——李商隐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巴山多夜雨的原因? 课后延伸: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风形成的 直接原因(影响风向和风力) 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只影响风向 地面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大气中水平运动受到的力 三力共同作用, 风向斜穿等压线 大气水平运 动受到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二力平衡风向 平行于等压下线 一力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风的形成—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面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存在气压差促使空气由高压流 向低压的力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此力的作用下,气流从 高流向低压的水平运动即为风 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 1008 1010 1006 hpa 等压线 高压 低压 2.风向 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斜交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 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 风向 水平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注意:风的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1.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高空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 影响,低空受三力的影响。 例题 读“沿北纬50°纬线一带的四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丙 丁 乙 50 P1 P2 P3 (1)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为 ____ 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为_____ 气压控制。 (2)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丙地吹______ 风;丁地____风。 (3)如果甲、乙、丙地均受大气污染,在图中所受天气系统控制下,近地面大气污染严重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低 高 偏北 偏北 乙 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废气不易扩散 课件5:等压面(认识等压面及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理想状态下(在不考虑大气运动的影响下),同一海拔高度的气压是一样的,即等压面是水平的。 课件9:实例分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由于城市人为燃烧了大量的各种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因而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热岛效应”。通常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0.5-1.0℃。当大的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温故知新: 地球表面的能量源泉是: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按波长不同可分为哪几部分?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个部分? 可见光区 占太阳 辐射总量 的7% 占太阳 辐射总量 的50% 占太阳 辐射总量 的43% (微米) [焦/(厘米2?分?微米)]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紫外线 红外线 地 面 可见光 可见光 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接收与转化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可见光 大气的上界 新知学习 1、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上界 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 3、太阳辐射到达地表 紫 外 线 红 外 线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反 射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紫外线 臭氧(O3) 臭氧 红外线 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空气分子 细小尘埃 散射 地 面 1、吸收作用 可见光 可见光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具有选择性 云层和较大的尘埃能把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