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E-Government
电子政务
主讲:
WEB2.0时代是一个公众互动的时代,老百姓通过WEB2.0提供的技术,网民和网民之间可以互动,网民和政府可以互动,部门之间可以交互,这为电子政务应用的深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Web 2.0的概念是2004年3月美国著名的O’Reilly公司的Dale Dougherty与 MediaLive 公司的Craig Cline在一个头脑风暴会议上提出的。
从WEB1.0到WEB2.0
举例来说,Web1.0是以新浪、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以Netscape、IE为代表的web浏览器;而Web2.0是以Google、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以博客网为代表的Blog;以Friendster为代表的SNS;以WiKi百科全书为代表的WiKi等。
WEB2.0的特征:
参与性
自组织性
真实性
免费性
开放性
粘性
去中心化
聚合性
创新性
不断更新
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
WEB2.0模式下的电子政务
Government2.0
(1)细分对象:不断的细分对象,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服务出来。
(2)服务为上:在个人化、个性化的基础上,加强政府与企业、个人及公务员之间的互动,服务为上,走向电子公务。
移动技术
移动技术
“泛在”通信
所谓泛在(Ubiquitous)及普适(Pervasive)概念的引入源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由美国加州Xerox(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Mark Weiser博士在1991年提出。 “Ubiquitous”原为拉丁文,意思是“神无所不在”。意为使计算机融入人的生活空间,形成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又不可见”的计算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计算不再局限于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或其他常规、非常规计算设备,无障碍地享用计算能力和信息资源。
移动技术
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设更加敏捷、更具透明度和责任感以及更具回应性的电子政务提供了新的机遇,“移动”政务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新的亮点。
云计算技术
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
“政府云计划”极大的推动了节约型政府的建设,有助于整合数据孤岛。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美国的电子政务
20世纪80年代末,公众、国会对政府工作效率及庞大的财政支出大为不满。
一、战略规划
1993年,克林顿政府建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NPR),提出通过电子政务克服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的不足。
克林顿“政府再造”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评估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绩效,建立服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精简政府人员,清除繁文缛节,节省财政开支,即解决政府“如何做”的问题。
第二阶段则是解决政府“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戈尔在《共识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政府应该“着眼政府工作的目标,而不是手段;将更大的决定权移交给一线管理人员;赋予那些绩效衡量机构更大的自主权,以换取更加可靠的工作绩效;改进顾客服务质量;改进伙伴式管理机制”。
第三阶段则是着手制定长远规划,使政府的再造和创新变成一个内在的、可持续的、经常性的机制。戈尔和他的委员会提出,应从五个方面深化“政府再造”运动。首先,要在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建立一系列跨部门合作机制;其次,要在政府部门内建立统一的工作考评标准;第三,积极吸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电子化政府;第四,加强重点部门的政府改造,所谓重点部门是指那些工作目标直接面向公众的部门,如税收、邮政、治安等部门;第五,加强宣传,扩大政府改造运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布什政府制订了“电子政务扩展计划”,并将其列为政府五大重点工作之一,提出“以公众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的发展原则。
2002年12月,美国颁布实施《电子政务法》,进一步明确了服务理念在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电子政务
建设理念
二、管理体制
美国政府CIO的产生是与信息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其源头可追溯到1980年。1980年依据《文书削减法》在美国政府部门或机构设置的“高级文书削减和信息管理官员”(这一职位已具备了CIO的某些特性)。
1984年,格雷斯委员会在调查的基础上建议在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包括总统办公室设立CIO职位。
199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明确授权在政府部门设立负责信息技术的CIO。《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授权在管理与预算处(OMB)下设立一个美国CIO办公室,由总统任命的CIO出任办公室首脑,并且提议联邦机构设立CIO,其主要职责包括提供信息政策方面的建议、制定信息资源管理规划、评测信息技术采办计划等。
1996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甲医院必备医疗设备清单大全.doc VIP
- 1_MSDS_柴油-GB 30000 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案(参考范文).docx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专题六 劳动价值论.doc VIP
-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2021.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综合应用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部编版七下《阿长与山海经》优秀课件(公开课一等奖).pptx VIP
-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 VIP
- 贫血的中医治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