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咳,呃,胃痛,泄,胁痛,白细胞减少,02治疗.ppt

哮喘,咳,呃,胃痛,泄,胁痛,白细胞减少,02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咳 嗽 一、概述 1、定义:咳嗽、咯痰。咳、嗽区别。 二、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 内伤咳嗽 三、辨证治疗: 1、治则:外感:宣通肺气,驱邪止咳。 内伤:调理脏腑机能(补肺,益肾, 清肝,化痰止咳) 处方:肺经,肺的俞、募穴。 取穴:肺俞,中府,列缺,太渊。 配穴:风寒加风门,合谷;风热加大椎,曲池,尺泽; 燥热加太溪,照海;痰湿加足三里,丰隆; 肝火加行间,鱼际;肺肾阴虚加肾俞,膏肓,太溪; 脾肾阳虚加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 胸痛加膻中; 胁痛加阳陵泉; 咽干加照海; 痰中带血加孔最; 盗汗加阴郄; 肝体浮肿加阴陵泉,三阴交; 四、其它疗法: 1、皮肤针:扣刺项后,背部。 2、火罐: 3、耳针: 4、穴位注射: 五、其它疗法 天灸:带有刺激性的药贴敷穴位引起局部 发泡化脓如“灸疮”。 A、多选用辛窜开窍、通经活络、刺激性较强之品。如:冰片,麝香等。 B、多为厚味力猛、有毒之品,且多为生用,如生南星,生半夏等。 贴药疗法:大蒜贴鱼际治疗咽喉肿痛。 胃痛 一、概述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经常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系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等引起的胃脘疼痛,均属中医“胃痛”范畴。 临床表现: 脾胃虚寒: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甚或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苔薄白,脉虚弱或迟缓。 胃阴不足:胃脘灼痛,饮不欲食。 寒邪犯胃:胃痛暴作,恶寒喜暖,泛吐清水,口不渴喜热饮,或伴恶寒,苔薄白,脉弦紧; 食积伤胃: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嘈杂不舒,呕吐或矢气后疼痛减轻,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肝气犯胃:胃脘胀满,脘痛连胁,嗳气频频,心烦易怒,吞酸太息,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诱发,苔薄白,脉弦; 瘀血内结:胃痛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见呕血便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四、治疗 脾胃虚寒、寒邪犯胃者温经散寒止痛; 胃阴不足者养阴清热,益胃止痛; 肝气犯胃者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食积伤胃者消食化积,行气止痛; 瘀血内结者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中脘 内关 公孙 足三里 方义:中脘---胃之募穴,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 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公孙---脾经络穴,通于冲脉; 足三里---疏调胃气,导滞止痛; 随证配穴: 脾胃虚寒加神阙,气海,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加胃俞,太溪,三阴交; 寒邪犯胃加神阙,梁丘; 饮食停滞加梁门,建里; 肝气犯胃加期门,太冲; 瘀血停滞加膈俞; 五、其它疗法 1、穴位注射 选穴:参照治疗穴位。 方法: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 当归注射液, 穴位交替使用, 每日1次,每穴注射0.5ml。 2、耳针法 选穴:胃 脾 神门 交感 十二指肠 方法:毫针刺。 呃 逆 一、概念: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状。 俗称“打嗝”,古称“哕”、“哕逆”。 单独发生:急食饱餐(一时性,能自愈) 兼症:一些急、慢性疾病中或大病后期突然出现,多为病势趋危重的预兆。 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病、尿毒症及其他胃、肠、腹膜、纵隔、食管的疾病,引起膈肌痉挛而发生的呃逆。 二、病机:气逆动膈。 三、临床表现: 胃寒积滞 胃火上逆 肝郁气滞 脾胃阳虚 胃阴不足 四、辨证治疗: 胃寒积滞、脾胃阳虚者温中散寒、通降腑气; 肝郁气滞、胃火上逆者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胃阴不足者养阴清热,降逆止呃。 取穴:膈俞、内关、中脘、 天突、膻中、足三里、 五、其它疗法: 1.刺鼻取嚏法:以草刺鼻,嚏作呃止。 2.大惊法:突然惊吓,适于情志引起者。 3.控制呼吸法:捏住鼻子,摒气2分钟。 4.饮温水:饮服温热开水。 5.压眼法:按压眼球至酸胀感(一侧)。 6.按压攒竹:双手拇指,轻→重,3-5min。 7.掌压天宗:手掌按压5min左右。 8.指压天突:拇指,轻→重,指端稍向下用力,酸胀感,并憋气,约1min。 9.按压翳风:手指重力按压双侧翳风,较强酸胀感。 10、针刺呃点(3—4颈椎之间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