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传热的基本方式
本章的基本内容 热传导 1 热对流 2 热辐射 3 传热过程简介 4 热传导(简称导热) 本书不讨论导热的微观机理,只讨论热量传递的宏观规律。 8-1 热传导 ? 0 x t ? tw2 tw1 特点: 1.平壁两表面维持均匀恒定不变温度; 2.平壁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的方向发生变化; 3.平壁温度不随时间改变; 4.热量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方向传递。 ?: 材料的热导率(导热系数):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W/(m·K)。 8-1 热传导 热流密度 q 称为平壁的导热热阻,表示物体对导热的阻力,单位:K/W 。 ? tw1 tw2 热阻网络 8-1 热传导 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并伴随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产生的导热。 对流换热: 牛顿冷却公式: 8-2 热对流 ? tw tf 对流换热热阻: 对流换热热阻网络: 8-2 热对流 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h 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与以下因素有关: (3)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或强迫对流); (4)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 (5)换热时流体有无相变(沸腾或凝结)。 8-2 热对流 一些表面传热系数的数值范围 对流换热类型 表面传热系数 h /[W /(m2?K)] 空气自然对流换热 1~10 水自然对流换热 100~1 000 空气强迫对流换热 10~100 水强迫对流换热 100~15 000 水沸腾 2500~35 000 水蒸气凝结 5000~25 000 8-2 热对流 电磁波的数学描述: c — 某介质中的光速, m/s 为真空中的光速; n 为介质的折射率。 ? — 波长, 常用?m为单位,1?m = 10-6 m。 ? — 频率, 单位 s-1。 8-3 热辐射 电磁波谱 ? 射线:? 5×10-5 ?m X射线: 5×10-7 ?m ? 5×10-2 ?m 紫外线: 4×10-3 ?m ? 0.38 ?m 可见光: 0.38 ?m ? 0.76 ?m 红外线: 0.76 ?m ? 103 ?m 无线电波: ? 103 ?m 8-3 热辐射 微波: 103 ?m ? 106 ?m 微波炉就是利用微波加热食物,因微波可穿透塑料、玻璃和陶瓷制品,但会被食物中水分子吸收,产生内热源,使食品均匀加热。 理论上热辐射的波长范围从零到无穷大,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常见的温度范围内,热辐射的波长主要在0.1?m至100?m之间,包括部分紫外线、可见光和部分红外线三个波段 。 8-3 热辐射 热辐射的主要特点: (1)所有温度大于0K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温度愈高,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愈强。 发射热辐射时:内热能 辐射能 ; (2)所有实际物体都具有吸收热辐射的能力, 物体吸收热辐射时:辐射能 内热能 ; (3)热辐射不依靠中间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物体间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传递是双向的。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热辐射是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之一 。 8-3 热辐射 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交换。 辐射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 (1)物体本身的温度、表面辐射特性; (2)物体的大小、几何形状及相对位置。 注意: (1)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 (2)分析传热问题时首先应该弄清楚有哪些传热方式在起作用,然后再按照每一种传热方式的规律进行计算。 (3)如果某一种传热方式与其他传热方式相比作用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 8-3 热辐射 传热过程:指热量从固体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固体壁面传递到另一侧流体的过程。 传热过程由三个相互串联的热量传递环节组成: 高温流体 低温流体 固体 壁 (1)热量从高温流体以对流换热(或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方式传给壁面; (2)热量从一侧壁面以导热的方式传递到另一侧壁面; (3)热量从低温流体侧壁面以对流换热(或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方式传给低温流体。 8-4 传热过程简介 通过平壁的稳态传热过程 假设: tf1、tf2、h1、h2不随时间变化;?为常数。 (1)左侧的对流换热 (2)平壁的导热 ? tw2 tw1 ? 0 x t ? h1 tf1 h2 tf2 ? λ 8-4 传热过程简介 (3)右侧的对流换热 在稳态情况下,以上三式的热流量相同,可得 式中 ,Rk称为传热热阻。 ? tw1 tw2 tf1 tf2 传热热阻网络: 8-4 传热过程简介 将传热热流量的计算公式写成 式中 通过单位面积平壁的热流密度为 利用上述公式, 可以很容易求得通过平壁的热流量?、热流密度q及壁面温度tw1、tw2。 8-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ST-XG9000A消防应急广播设备调试使用说明书A.doc VIP
- 访谈美国医学生.doc VIP
- 13美丽中国我们的家第2课时 课件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ppt
- 新疆天山群吉萨依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ocx VIP
- 8.6《数学锯木头+爬楼梯问题》三年级上册.doc VIP
- 22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pptx VIP
- 消防鉴定考试承诺书下载.docx VIP
- 2025年06月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共三套).pdf VIP
-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doc VIP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Units1-4学业中段复习.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