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大与中国航天详解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日月 哈工大与中国航天 前言 在中国的北方冰城哈尔滨,有一所走过86年风雨的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今天,她既是航 天骄子成 长的家园,又是祖国各类栋梁之 材的熔炉。她像展翅的鲲鹏,携 着新世纪的东风,扶摇直上九重 天…… 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几多艰辛几多辉煌…… 展望未来的航天之路,几多梦想几多机遇……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1962年,哈工大完成重要的战略转折,走上了一条具有航天特色的综合发展之路,并开创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1981年,哈工大划归七机部领导,从此写下立足航天、服务航天的18年辉煌篇章,开创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1987年6月,中国高校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哈工大航天学院诞生,成为航天基础及应用基础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航天学院建立,在航天界、教育界、科技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标志着哈工大为航天事业发展培养接班人、为航天服务的战略举措,开创了哈工大服务航天的新局面。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从1962年哈工大完成“民转军”的战略转折,到1999年11月14日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与哈工大签署“三方重点共建”协议;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哈工大承担国内第一颗大型人造卫星“东方红”三号的研究论证,到如今积极投身“探月工程”的研究……一代代哈工大人在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留下了不断跋涉、一路探索的足迹。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从航天馆的建立到航天魂的铸造 为了让孩子、让青年一代铭记那些艰辛而光辉的航天岁月,航天学院金永德教授牵头,从1986年开始筹建哈工大航天馆。他身体力行,不辞劳苦地奔赴全国各地收集航天器实物与模型,在各大中小学诲人不倦地讲述着中国的航天历程,传递着一种精神和理念。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哈工大与“神舟”号 KM6,为神舟签发“通行证” 焊接:为返回舱“整容” 三轴仿真转台:为神舟铺个“轨道” 容错计算机:为神舟安装“大脑” 宇航服系统:和宇航员亲密接触 海上应急浮囊系统:为“神舟”号返回护航 单KM6,为神舟签发“通行证” KM6是世界第三大的真空容器,是一个非常艰巨、困难的工程。哈工大用自己的实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组成多学科的研制队伍,并选择全国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专家队伍和一流的施工队伍进行大协作,解决了超大法兰盘、超大封头的成形、焊接和大型构件现场精加工等多项技术难关。总工程师王仲仁教授、常务副总指挥王尔德教授和王若维高工……他们仅用3年的时间,以最好的质量和最快的速度圆满完成了这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KM6工程”,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KM6的成功,使整个“神五”的成功发射有了坚实的保障。高22.4米、直径12米的KM6是北京唐家岭工地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庞然大物,也是航天城的第一个巨人。 焊接:为返回舱“整容” 返回舱返回地面经过大气层时,会因摩擦而产生高温,所以必须在返回舱的金属压壳外加一层防热保护层。为此,金属壳体的焊接变形就必须控制在相当高的精度范围内。哈工大焊接老专家田锡唐教授提出采用“逐点挤压焊缝法”来控制变形,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并特别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推荐了焊接专家钟国柱教授和从事“逐点挤压矫形法”研究的郭海丁,他们共同设计并研制了多用途焊缝逐点挤压矫形机。在攻关过程中,钟国柱教授和郭海丁教授应用和发展了焊缝逐点挤压和风动锤击矫形法,在很短时间内就成功地把返回舱的尺寸和形状、精度控制到完全符合设计的使用要求,确保了我国“神舟”号飞船能够顺利地按计划执行发射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到北京航天城观看“神舟”号试验返回舱时,对整容大师们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三轴仿真转台:为神舟铺个“轨道” “神舟”号飞船要想以相当高的精度完成飞行,并在预定地点返回,其控制系统必须经过充分的地面模拟。哈工大王常虹教授带领的课题组承担的“OUT型三轴仿真实验闭式转台及其所构成的仿真系统”是地面模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系统用于飞船进行地面试验时,与仿真计算机、地球模拟器和太阳模拟器一起构成卫星(飞船)的闭路仿真和测试系统。如果说飞船是列火车,那么该系统就是火车的“铁轨”,保证飞船在轨道上精确运行。哈工大人以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拼搏奉献的精神,提前1个半月完成了项目,并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容错计算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