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艺老师讲的重点详解
生物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2、生物催化剂是游离的或固定化的细胞或酶的总称。
生物催化剂特点:
优点:①常温、常压下反应 ②反应速率大 ③催化作用专一 ④价格低廉
缺点:稳定性差 控制条件严格 易变异(细胞)
生物反应过程实质是利用生物催化剂以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process engineering)。
3、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gene engineering) 、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
3、分离微生物新种的过程大体可分为采样、增殖、纯化和性能测定。
含微生物材料的预处理方法:物理方法(加热);化学方法(pH);诱饵法。
诱饵技术:将固体基质加到待检的土壤或水中,待其菌落长成后再铺平板。
分离的效率影响因素 : 1)培养基的养分; 2)pH; 3)加入的选择性抑制剂。
5、代谢控制发酵(Metabolic Control fermentation):用人工诱变的方法,有意识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最大限度地积累产物,这种发酵形象地称为代谢控制10、菌种的保藏方法:
A 斜面冰箱保藏法
B 沙土管保藏法
C 石蜡油封存法
D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
E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12. 生物工程专业相关的主要数据库有哪些?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系列数据库、science online、springer link等。
诱变育种的典型流程
3. 抗噬菌体菌株的检出方法:
平板点滴法、单层琼脂法、双层琼脂法。
2、微生物初级代谢调节包括酶活调节、酶合成调节、遗传控制
3、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的方法
A限制培养基中生物素浓度在1~5mg/L,控制细胞膜中脂质的合成;
B 加入青霉素,抑制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中肽链的交联;
C 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化乙酰硬脂酰胺),将脂类从细胞壁中溶解出来,使细胞壁疏松,通透性增加;
D 控制Mn2+、Zn2+的浓度,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壁的形成;
E 可以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筛选细胞透性突变株。
6. 生物素对谷氨酸合成的影响
(1)生物素是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生物素在低于亚适浓度之前,增加生物素有利于丙酮酸的羧化产生草酰乙酸,进而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
(2) 生物素是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初始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辅酶,该酶催化乙酰辅酶A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再经一系列转化合成脂肪酸,而脂肪酸又是构成细胞膜磷脂的主要成分,因此生物素可间接地影响细胞膜的透性。
修饰初级代谢中间体的三种生化过程 生物氧化与还原、生物甲基化、生物卤化
提供生长因子的农副产品原料:
玉米浆
麸皮水解液
糖蜜
酵母:可用酵母膏、酵母浸出液或直接用酵母粉。
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完整响应面分析方法实验设计通常包括:(1)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2)最陡爬坡实验,(3)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三个过程。
正交试验设计 表格会算
3. 理论灭菌时间的计算
3.1间歇实罐灭菌时间的计算
3.2连续灭菌的灭菌时间计算:
高温瞬时灭菌法可以减少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的原理:
随着温度升高,灭菌速率常数增加的倍数大于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分解速率常数的增加倍数。即当灭菌温度升高时,微生物杀灭速度增加较快,而培养基营养成分破坏的速度增加较慢。因此,采用较高的温度,较短的灭菌时间,可以减少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
3、种子罐级数:是指制备种子需逐级扩大培养的次数,取决于菌种生长特性、孢子发芽及菌体繁殖速度、所采用发酵罐的容积。
种子罐级数受发酵规模、菌体生长特性、接种量的影响。级数大,难控制、易染菌、易变异,管理困难,一般2~4级。
4、种子制备分两个阶段:实验室种子制备阶段 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
好氧微生物菌种扩培常用设备:超净工作台、震荡培养箱、种子罐等。
接种量:是指移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
通常接种量:细菌1-5%,酵母菌5-10%,霉菌7-15%,有时20-25%
3、发酵方式
(1)补料-分批发酵:指分批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优点在于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
低基质浓度的优点:① 可以除去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并维持适当的菌体浓度,使不至于加剧供氧的矛盾;② 克服养分的不足,避免发酵过早结束。
4、发酵控制参数
按性质分类: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
按检测手段分类:①直接参数:⑴在线检测参数 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表彰大会教师代表演讲稿.pptx VIP
- 为促进意义学习而设计教学盛群力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编制实施计划方案.docx VIP
- “俄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江苏师范大学圣理工-中俄学 .pdf VIP
-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大白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PDF VIP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管理办法.docx
- 3.4热力学第二定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中职 《药用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劳保版·2023)同步课件:3.4醚.pptx VIP
- 2015三峡大学(修改版)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