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第4章单元检测种群和群落详解
枣强中学生物周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c点对应时间取样计数时,需对样液适当稀释
B.cd段酵母菌种群的增长率约为O
C.造成de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营养物质缺乏
D.本实验不存在对照,酵母菌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不同种群的三个年龄期个体数量,其中种群密度将会增大的是
3.右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S型B.t2~t3时间甲种群率大于率
C.t5密度种群的制约作用D.甲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2,乙种群为t4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 20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07B.近年来,增大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5.
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
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
6.如图所示,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A.B.C.D.7.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下。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
B.E点是生物防治,A、B、C、D点是药物防治
C.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
8.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9.10.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11.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通过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bc段可表示东亚飞蝗数量的波动
1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13.14.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
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 15.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16.17.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最终是达到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
18.关于下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λt表示,则其中λ是一个变化值
19.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20.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