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園》中沒有失去的信念彌爾頓的清教徒文學與神學.docVIP

《失樂園》中沒有失去的信念彌爾頓的清教徒文學與神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失樂園》中沒有失去的信念彌爾頓的清教徒文學與神學

《失樂園》中沒有失去的信念:彌爾頓的清教徒文學與神學 陳佐人牧師與上一週演講者──思想家林毓生教授同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校友。芝大人文學科一向重視專精且跨領域的學術訓練,而彌爾頓(John Milton, 1608-1674)不朽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 1667)英文史詩,可說是一本小小百科全書,主題以「人類」為中心,旁及神學、哲學、文學、並歷史。今日陳牧師便要從「文學」、「文化」、及「神學」三方面來縱覽《失樂園》。 彌爾頓與《失樂園》:歷久彌新的信念傳統 寫《失樂園》之前,彌爾頓原先想寫的是一部以英國史為主題的史詩,但後來彌爾頓卻沒有直接從歷史取材,而是將這部史詩奠基於《聖經?創世記》一至三章的記載。對彌爾頓而言,英國史的發展和人類墮落與救贖的發展,可說是兩段 《失樂園》的修辭可說是師法傳統又獨樹一格。彌爾頓一來沒有像莎士比亞在作品中造出任何新詞,二來也與當時流行的古典主義大相逕庭,不願採用深奧艱澀的字,讓多數讀者都能閱讀此書。這部十七世紀的史詩,直到近代仍然與許多新興的文學批評學派產生關聯,如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等等。《失樂園》具備跨時代、跨文化的文本「再生能力」,這就是《失樂園》身為經典的最佳明證。 英國小說家兼史詩學者魯益師()曾言:「史詩是關於一切的故事。」《失樂園》的確承襲了史詩的宏觀視野。彌爾頓以第一次天界大戰作為故事的起頭,撒旦落敗後,他接著寫亞當與夏娃的被造、撒旦對上帝的背叛、蛇引誘人類犯罪墮落、神的審判,最後以亞當與夏娃二人「帶著盼望」走出伊甸園作為結尾。史詩的敘事傳統「從中間開始」(In medias resin the middle of things),不只是一種布局的手法,更意味著作品的開端是史詩內容的重心。因此,彌爾頓的劇情安排顯示出,這部作品的主題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來歷。《失樂園》視野之宏闊,不言而喻。 etaphor)。《失樂園》既是一部宗教性史詩,就必須探討超自然的議題,而既然自然界是有限的,超自然是不可言明的,最適合宗教文學使用的語言,就只有隱喻了。《聖經》所記載的創造與墮落,並不是一種經驗性的陳述;同樣,當彌爾頓要藉《失樂園》向世人昭示「天道」的公正,也只能使用隱喻來表達,讓既有的字詞碰撞出新的含意。這便是《失樂園》文學的極高明處。我們不能以字面意義來鎖定作者的意圖,「字義的對等」不敷使用,而這多重字義的特性,就在閱讀過程中展開一片「字義的視界」,顯出超越性的意義。 《失樂園》中的文學信念:宗教性史詩 魯益師認為,《失樂園》的問世迫使世人重新思考史詩的定義。的文學理論將史詩分為三級,「第一級史詩」是獨立於民族文化之中,未與其他史詩交互影響的史詩,以英雄事蹟為主,有神明參與人間事物,並以口傳作為主要傳播媒介,代表作包括《吉爾伽美什》、《貝武夫》、荷馬《伊里亞德》及《奧德賽》。「第二級史詩」則有抽象的主題,以英雄傳說為主軸,並以閱讀作為主要傳播媒介,維吉爾和但丁的代表作,都在此列。 彌爾頓《失樂園》不在上述兩個範疇之內,而是「第三級史詩」的唯一代表作。史詩不必要的聯想。據此理論, 《失樂園》中的文化信念:自然律 法國哲學家保羅?里柯(?ur, 1913-2005)曾指出「善、惡都正如超自然一般不可直接明說,只能藉象徵及隱喻來陳述」。他的哲思帶有強烈的二次大戰戰後背景,欲探討的問題正是:「有一『惡的意志』屠殺了六百萬名猶太人,而究竟『惡』是從何而來?」這也是教父奧古斯在西元三 為回答此問題,里柯比較四個來自不同文化的關於「創造」的神話:「創世戲劇」、「悲劇神話」、「亞當神話」、及「靈魂的放逐與歸回」。「創世戲劇」以米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吉爾伽美什》史詩為代表,這部史詩終結於一名無法得到永生的英雄回到現世,歌頌人造的輝煌城池。在這樣的史詩中,天地的形成以無始無終的循環之姿出現,不僅沒有解釋惡的來源,也沒有任何超越的向度。「悲劇神話」的代表作是古希臘悲劇家的作品,描寫悲劇英雄在神明與命運的操弄之下幻滅。這一類型可說是介於近東神話與基督教神話之間,以人的無奈為主軸,有濃郁的存在主義色彩。這些神話僅只描述惡的存在,卻不能說明惡的來源。「靈魂的放逐與歸回」意指中世紀濃厚的「新柏拉圖主義」,也就是宗教化的希臘哲學,認為透過某種神秘主義的修為,人可以達到神明的境界,而最高境界並不是「救贖」,而是「啟蒙」(enlightenment)。 奠基於《聖經》的「亞當神話」,是一種史詩式的末世論,這也是非常恰當的史詩素材。《失樂園》以《聖經?創世記》一至三章作為典範,所要表達的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神話思想,且在此神話思想中,人不是徹底墮落、異化,而是暫時迷失,並有救贖的盼望。這與以神明為中心的近東「創世戲劇」與古希臘「悲劇神話」相比,有本質上的差異。亞當神話的重點有三:其一是將惡的起源與一位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