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分析(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化学分析(精选)

漳 州 师 范 学 院 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本 考生姓名 黄富英 考生学号 2010062023 系 别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专 业 分析化学 考试科目 电分析化学 考试日期 2011年6月10日 蛋白质的电化学分析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的电化学分析的进展及应用。从蛋白质的极谱行为、在固体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催化氢波、与小分子物质的配合作用等多角度介绍了近期的研究热点,分析了蛋白质化学研究的意义与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蛋白质;电化学;极谱法;修饰电极;电分析 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chemical analysis)是应用电化学原理和技术,利用化学电池内被分析溶液的组成及含量与其电化学性质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其特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许多电化学分析法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既能分析有机物,又能分析无机物,并且许多方法便于自动化,可用于连续、自动及遥控测定,在生产、科研和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 ,2 ] ,[3 ] 。蛋白质的电化学行为研究是生物电化学的重要分支,,,,, 1.1 蛋白质的极谱分析 蛋白质自身的极谱波主要产生于分子内的双硫键或硫基。一般来说蛋白质可以产生3个双硫键的可逆还原波,,-0.25V 和- 0.50V。另一个为受扩散控制的双硫键还原波,- 0.90V。Cecil 等人[4 ]对胰岛素等多种含双硫键的蛋白质的极谱还原波进行了研究,pH不同而各异。但在pH1.0 时,- 0.25V 左右只产生一个还原波,,(BSA) 、免疫球蛋白IgA及IgG、a-胰凝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蛋白质分子中双硫键的电极还原机理也被详细研究。 胡绪英等人[5 ]通过调节人或牛血清白蛋白在pH10.0 ,30h ,,,10 - 5mol/ L时,[6 ]发现在pH2.66 的B-R 缓冲溶液中,mol/ L KCl 存在时,BSA -1.90V 左右产生一良好的极谱波,BSA 的线性范围为4.5×10 - 8mol/ L~2.0 ×10 - 6mol/ L ,10 - 8mol/ L 。李汉杰等人[7 ]发现人白蛋白在pH3.0 的0.1mol/ L 柠檬酸钾-3×10 - 6mol/L Ti4 + —聚乙烯醇底液中产生一个灵敏的极谱络合不可逆波,10 - 7mol/ L~1.3 ×10 - 6mol/ L 范围内与波高呈线性关系,,, % ,10 - 7mol/ L 。 1.2 蛋白质在固体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庞大,,,,,C、肌红蛋白等氧化还原蛋白质。最早的方法是采用合适的媒介剂和促进剂来加速电极上的电子交换速率。初步认为促进剂和媒介剂能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使多肽链被伸展,[8 ]发现血红蛋白在pH = 5.0 的0.3mol/ L NaAc - HAc 缓冲溶液中,+ 0.4~- 0.1V 范围内循环扫描,,,0114V ,10 - 7mol/ L~1.5×10 - 6mol/ 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何亚楠等人[9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做为促进剂在裸银电极上测定血红蛋白,,10 - 7mol/ L~5. 0×10 - 8mol/ L ,,LB膜修饰电极等。这些修饰电极的构造目的都是使蛋白质的构象和空间取向等利于使电活性中心更加接近于电极表面,[10 - 12 ] 。 2. 蛋白质的催化氢波 H+ (H3O+ ) 在汞电极上有很大的超电压,H+的超电位而产生催化氢波。蛋白质的催化氢波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蛋白质自身的“钠前催化氢波”,,H+ 提前放电发生氢波,[13 ] ;,Co (Ⅱ) -氨体系的催化氢双波和Rh (III)存在下的催化氢波[14 ,15 ],,[16 - 19 ] 报道了一种蛋白质硫键的有机平行催化波。在氧化剂如KIO3 、K2S2O8 和H2O2等存在下人血清白蛋白(HSA)、溶菌酶等蛋白质的催化氢波能被进一步催化产生新的动力波,,pH8.58 的0.4mol/L NH3 - NH4Cl – 0.01mol/ L K2S2O8的体系中观察到HSA 的催化氢波,K2S2O8,,V(vs. Ag/ AgCl) ,,10 - 7mol/ L~9.6×10 - 8mol/ L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HSA的测定。 3. 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蛋白质与有机小分子结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在普遍认为:在蛋白质的碱性氨基酸的残基中,NH4+与染料离子上的SO-3 靠静电引力相结合;,,,[20-25 ]开展了蛋白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