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建筑演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能建筑演讲稿

风能概述 风即是空气流动。 风能有蕴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无污染的优点。 风能主要用于:风力提水、风力发电、风帆助航和风力制热。其中利用风力发电已越来越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且发展速度最快。 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风力并网发电的价值可被定义为利用风能可以节省燃料,节省容量,减少废物排放,节省燃料、容量、运转、维修和排放费用。 据了解,现在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风能效果较差,所以小型风电场在建筑中的应用,一种是在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之间,而另一种则是建筑物楼顶。 1.1 高层建筑周围风环境的形成机理 由于高层建筑阻挡了主要风向的流动,在和高层建筑碰撞时,一部分风越过高层顶部和侧边,流向建筑后部。另外一部分风向下流动,形成下冲风。 建筑周边不同区域形成了风压差:在迎风面上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降低,风的部分动能变为静压,使建筑物迎风面上的压力大于大气压,从而形成正压;在背风面、侧风面(屋顶和两侧)由于气流曲绕过程形成空气稀薄现象,该处压力小于大气压从而形成负压,这两种气压差造成气流快速流动。换句话说,高层建筑物较大程度改变了建筑物周围的局地风场,从而形成高层风。 1.2 高层建筑对室外风环境的不利影响 高层建筑形态优化设计策略 2.1 削弱“边角强风”优化设计策略 边角强风发生在建筑的边角处,会产生涡漩分流的现象,造成建筑物边角两侧有较强的风速。削弱“边角强风”的根本在于通过高层建筑边角的形态优化来弱化气流或者增加表面阻尼。 2.1.1 建筑边角圆润化 从弱化气流的角度出发,并且外界微气候环境最小影响程度来说,建筑边界越是圆润,光滑,建筑背风向形成的压力越趋于稳定,边角强风影响程度也就越小。 高层建筑应具有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圆弧状轮廓,并尽可能将窄边面向冬季的主导风向或与其成一定的角度。杨经文、罗斯福、福斯特等利用生物气候原理进行设计的建筑师,他们常用的高层平面形式大都呈圆形、椭圆形等。 2.1.3 扭转的形体 扭转的形体可以引导边角强气流的走向,依附于形体盘旋上升,从而化解了周边的强气流对于建筑的冲击。通过剖面风速模拟,可以看到经过扭转后的形体风速明显小于未扭转的形体,同时,越是表面圆滑,越是能化解边角强风。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上海中心的形体设计。上海中心位于浦东陆家嘴中心区域,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三者的空间关系形成较大的风压。在风洞试验的技术支持下,经过多方案的测试、比较和分析,以不同的风向角度与建筑扭转角度为变量,测得风荷载数值,并将之拟合为函数关系曲线。可以得出结论,上海中心的主体部分的扭转可以减小三者之间的风阻影响。具有柔和轮廓的120?的扭转形态不仅具有动态的美感,同时和通常的方锥体相比,还可减少24%的风荷载,不管对于上海中心本身化解边角强风还是和其他两个建筑之间的风环境关系,是比较好的形体选择。 2.1.5 平面布局选型比较 2.1.5 平面布局选型比较 气流运动与不同建筑形体的结合存在对外和对内两种方式,从对外界微气候环境最小影响程度来说,相同基底面积的状况下,平面呈圆形,建筑边界越光滑,建筑背风向形成的压力越趋于稳定,边角强风影响程度也就越小,但上风向处风压及风速相对于方形体量稍微复杂,凹口平面特征比凸口平面特征更容易形成向上或向下的强气流。 2.3 减小“建筑物风影区”优化设计策略 2.3.2 贯通的洞口 高层建筑随着高度和宽度的加大,会受到风振效应和背部涡流区等众多不良风环境的影响,为了避免高层建筑由于过于封闭的形体而造成强大气流的互相混合,可以在高层建筑形体处理上预留出贯通整个建筑的洞口,又可称之为“掏空”的处理,化解从正面各个方向吹来的风力,弱化了强风对高层建筑的破坏力,同时也缩减了高层建筑背面风影区的范围,加强了空气的流动。开敞空间的设置也增加了高层建筑公共空间的活力,改善了局部微气候环境(图21)。 日本的NEC总部大楼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该大楼由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建于1970年代的日本电信大厦形体经过反复推敲,对风环境的考虑成为建筑方案最终敲定的关键因素,建筑体量关系分为上下两部分,以斜面形体过渡处理上下体量之间的联接,上部体量的缩小是在综合评定几种体量关系所造成的风环境状况后做出的最后选择,中部斜面的处理成为上部气流下行的缓冲并顺势改变了气流运动方向,减弱上部气流对下部体量中屋顶带来的压力。方案中最为典型的是在建筑的下部体量中部挖出一个极大的透空门洞,透空处理一方面相当于减小了建筑垂直于迎风面的跨度,减小体量过大造成的风影区范围及对下风向建筑通风带来的影响,通过建筑底层下部空间的屋顶开洞,创造了一个有顶光的多层地下大厅,使建筑物地下空间通风更通畅(图22) 形态优化和风能利用一体化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