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密中国在巴砸重金的三大原因 能源战略大于经济利益2015421911.doc
解密中国在巴砸重金的三大原因 能源战略大于经济利益
2015年04月21日 09:11170人参与 60评论
??
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举行会谈。(新华社)
中国GDP总额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二,经济上“丰衣足食”后,中国也开始“深耕”南亚、东南亚,促进区域共同发展,而不是追求“一枝独秀”。
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入是“世界首富”--美国在此区域投入的10倍,这背后是几十年的友情,更是未来十几年中国在南亚的深刻布局。
世界那么大,为何中国选择巴基斯坦?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中老年朋友或许会不屑一顾:“因为巴铁嘛,因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真正的铁哥们。”而对年轻一代来说,“巴铁”是一个陌生名词,巴基斯坦在国际舞台上也不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强国。
然而综合各方考虑,巴基斯坦还真是中国最好的投资对象。或者说,在核心战略上,中国除了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首先,中巴友谊是真正的铁哥们,双方的友情久经考验。
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巴铁”“全天候的朋友”,随着习近平主席的出访,中巴更是升级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已经中国外交级别里面的最高级。
对中巴关系,美国不可能坐视不管。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斯莫尔则撰写著作,称中巴关系为“中国-巴基斯坦轴心”。
中巴关系可谓是“患难见真情”: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国为“巴铁”上战场
中国向巴方提供了一大批武器装备,有歼六战斗机数十架、59式坦克近300辆等,由于生产时间不够,基本上都是从我军正使用或库存的装备中直接抽调的,而且是先供货不收钱,价格留待战后再谈。在形势最紧张时,我国甚至还派出参谋人员加入巴方总参谋部,实际上是直接指挥了部分战斗行动。并拟派兵进行援助。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访华:巴方总统为中国说谎
12时15分,北京南苑机场,一架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客机载着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抵达中国,中美关系由此破冰。
这架飞机是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专机,基辛格是在7月8日抵达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为了秘密访华,他在8日的晚宴上伪装肚子痛,叶海亚·汗总统特别高声宣布,伊斯兰堡天气太热,影响基辛格的健康,请他去80公里外的纳蒂亚加利山总统别墅休养。在巴基斯坦方面的悉心安排下,基辛格在9日凌晨4时半得以搭乘专机直飞北京。在此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在美国总统尼克松与中国打破外交僵局的过程中,叶海亚·汗一直充当了联络人角色。
巴基斯坦有中国在海外面积最大的大使馆,甚至还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破坏中巴友谊罪”。
虽然后来有巴基斯坦的网友解释这不是刑法罪名,只是巴方议会为了推广中巴友好而设立的罪名,但此举已经表示了足够的诚意。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对巴基斯坦这样一个动乱频繁的国家,几乎所有不同的政治派系上台后都与中国保持密切的关系,老布托总统,齐亚哈克总统,居内九总统,穆沙拉夫总统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巴基斯坦的整整一代人都对中国有美好的印象,将两国友情说成“比天还高,比海还深,比蜜还甜”,中国也说巴基斯坦是中国“全天候的朋友”,西方国家则说我们两国是长期盟友。
其次,巴基斯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缘位置,是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
中国与巴基斯坦最核心的合作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此港位于波斯湾的出口,可以通向能源大国阿富汗、伊朗等。此条通道也避过了受欧美势力控制的马六甲海峡领域,和受印度控制的印度洋海域。
如果中国需要开辟除马六甲海峡以外的第二条能源运输通道,起始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终止于中国西北的“中巴经济走廊”将是非常好的选择。据华尔街日报披露,“中巴经济走廊”包括沿途的公路、铁路、石油管道建设。此举似乎说明,“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止于经济利益,更多是能源战略和地缘政治。毕竟如果是经济投资,中国有太多地方可以选择,而一旦涉及到能源战略,忠实可靠的伙伴比经济利润更为重要。
所以说与其叫做“中巴经济走廊”,不如说是“中巴能源走廊”。
再次,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中巴有共同的对手--印度。
中巴固然是一起打过仗的“铁哥们”,但在国家层面上,邱吉尔的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几乎是真理。中巴友谊之后的真谛是:中国和巴基斯坦有共同的对手--印度。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爱恨纠葛”是一个跨越几个时代的故事,一言难尽。作为局外人,我们只需要知道印度之于巴基斯坦一如日本之于中国,而且印巴每隔6到8年就发生一次战争,从40年代到70年代,不到30年已经打了三次大战(1947、1965、1971)。
印巴之间不仅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战争仇,还有复杂的矛盾死结--克什米尔领土争端,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而巴基斯坦与印度也视对方为仇敌。
然而让印巴关系更复杂则是中美两大国。华尔街日报对此有精确的描述:“中国用巴基斯坦制衡印度,美国用印度制衡中国。”
中国与印度虽然没有
文档评论(0)